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雄雉鸣桑林,雌雉雊麦陇。
结爱诚有宜,别啄义亦竦。
哺雏深莽中,摧颓锦翅拥。
辛勤何尔为,应自念遗种。
白话文翻译:
雄性野鸡在桑树林中鸣叫,雌性野鸡在麦田边呜咽。
相互之间的爱恋确实合乎情理,分开时的啄食也是为了生存。
在深厚的草丛中哺育幼雏,努力支撑着那凋零的华美翅膀。
你辛勤劳作又为了什么?应当想到自己留下的后代。
注释:
- 鸣:鸣叫,发声。
- 雊:鸟叫声,特指雌鸟的叫声。
- 结爱:结下的爱,指雌雄之间的感情。
- 啄:啄食,鸟用嘴啄食东西。
- 哺雏:哺育幼鸟。
- 莽:茂密的草丛。
- 摧颓:凋零,形容羽毛的破败。
- 锦翅:华美的翅膀,象征美丽和力量。
- 遗种:留下的后代。
典故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雉鸡的生活,借用其情感表达对亲情和传承的思考。雉鸡鸣叫和雌鸡的呜咽象征着爱情,而“哺雏”和“遗种”则引出对后代和责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秋水,宋代著名诗人,擅长田园诗。他的诗多描写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强调生活的真实与情感的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动与文化繁荣之时,梅尧臣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对生命延续和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鸣雉词》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自然生活与情感联系的诗歌。诗中雄雉和雌雉的鸣叫与啄食,既是对自然界生命的真实写照,也隐喻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开篇的“雄雉鸣桑林,雌雉雊麦陇”便以生动的画面引入,展现了雉鸡们在自然中的和谐生活。
接下来的“结爱诚有宜,别啄义亦竦”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主题,表达了生存与爱的交织。雉鸡之间的情感不仅是自然本能的体现,也是生命延续的必要。通过“哺雏深莽中”,诗人引导我们思考作为父母的责任与艰辛,展现了对幼雏的呵护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辛勤何尔为,应自念遗种”则是对辛勤劳作的反思,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和理想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深邃地反映出人类生存的哲学,情感的深邃与责任的重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雄雉鸣桑林: 雄雉在桑树林中鸣叫,展现出自然的生动场景。
- 雌雉雊麦陇: 雌雉在麦田旁呜咽,暗示着情感的柔美。
- 结爱诚有宜: 彼此之间的情感确实是有理由的,表达了爱恋的自然。
- 别啄义亦竦: 分开时的啄食也是一种生存的必要,体现了生存的艰辛。
- 哺雏深莽中: 在茂密的草丛中哺育幼雏,展现了父母的辛勤。
- 摧颓锦翅拥: 华美的翅膀因环境而凋零,象征生活的不易。
- 辛勤何尔为: 反问辛勤劳动的意义,发人深省。
- 应自念遗种: 提醒人们要考虑留下的后代,强调传承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 “锦翅”比喻美丽的生活与责任。
- 拟人: 雉鸡的鸣叫和哺育行为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 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界中的爱情、责任与生存,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表现了对生命延续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雄雉、雌雉: 象征爱情与伴侣关系。
- 桑林、麦陇: 自然环境的描绘,象征生命的丰富与多样。
- 锦翅: 象征美好与责任,反映生活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雄雉在什么地方鸣叫?
- A) 麦田
- B) 桑林
- C) 草丛
- 诗中提到的雌雉发出什么声音?
- A) 鸣叫
- B) 嘶鸣
- C) 呜咽
- 诗歌主要探讨了哪些主题?
- A) 爱情与责任
- B) 战争与和平
- C) 荣誉与忠诚
答案:
- B) 桑林
- C) 呜咽
- A) 爱情与责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鹧鸪天》:辛弃疾的诗作,主题与爱情和生活责任相近。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反映了对亲情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鸣雉词》 vs 《春晓》: 两首诗均描绘自然生活,但《春晓》更强调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鸣雉词》则深刻探讨了责任与传承。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包含梅尧臣的多首作品,适合深入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讲解古典诗词的风格与技巧,帮助理解诗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