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时间: 2025-01-04 10:26:09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作者: 曾国藩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鹤原横霣第三人,鹤唳华亭不复春。
先轸归元何日是?虞翻相骨本来贫。
科名久滞青云路,身手难扶赤日轮。
十二万年香不灭,从渠捣麝作灰尘。
白话文翻译:
在鹤原的横霣之地,第三人已不复存在;
华亭之上鹤声哀鸣,再也没有春天的气息。
先轸归元的日子何时才能到来?
虞翻相骨本来就贫困。
科名长久滞留在青云之路,
身手难以扶持那炽热的日轮。
尽管香气已在十二万年之后仍然不灭,
却也只能将麝香捣成灰尘般的渺小。
注释:
- 鹤原:指一种清雅高远的境地,象征隐逸高人。
- 霣:霣,指细雨。
- 华亭:华亭,古代名胜,意在表现环境清幽。
- 先轸:指历史人物先轸,寓意归隐。
- 虞翻:古代著名的学者,因贫困而著称。
- 科名:指科举名声,象征仕途。
- 青云路:比喻高官厚禄的道路。
- 赤日轮:比喻日轮,象征光明与希望。
典故解析:
- 先轸归元:源于《史记》,指封建社会中归隐者的理想。
- 虞翻:虞翻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以贫困与才智而闻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人,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理学家。他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有显著贡献,后期致力于洋务运动。
- 创作背景:在动荡的清代社会,曾国藩常常以诗寄情,反映自己内心的感慨与忧虑,此诗可能是在他回顾往事、感慨人生的情境下所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首句中的“鹤原横霣”暗示一种高洁而孤独的境地,象征着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鹤唳华亭不复春”则展现了失落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先轸归元何日是”,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理想的追求的无奈;“虞翻相骨本来贫”则引入了历史人物,映射出诗人自己在追求名利过程中的艰辛与困境。
后半部分的“科名久滞青云路”,更进一步反映了作者对仕途的不满与无奈,而“身手难扶赤日轮”则表现出他对自我能力和命运的无力感。最后两句以“香不灭,捣麝作灰尘”作结,既表明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也暗示了即使在艰难的生活中,内心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期盼永远存在,尽管它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化为尘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鹤原横霣第三人:描绘出一种幽静的环境,暗示孤独的高洁。
- 鹤唳华亭不复春: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先轸归元何日是:表达对理想归隐生活的渴望。
- 虞翻相骨本来贫:引入历史人物,强调艰辛的追求。
- 科名久滞青云路:反映对仕途的不满和失落。
- 身手难扶赤日轮:寓意对命运的无奈。
- 十二万年香不灭:象征理想与追求的永恒。
- 从渠捣麝作灰尘:强调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赤日轮”比喻希望与理想。
- 对仗:如“先轸归元”与“虞翻相骨”形成对比。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人生无常与理想追求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高洁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鹤:高洁、孤独的象征。
- 华亭:美好时光的象征。
- 香: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 灰尘:理想化为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先轸”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先轸
b) 虞翻
c) 李白
d) 白居易 -
“科名久滞青云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成功的期望
b) 对仕途的失望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未来的期待 -
诗中提到的“香不灭”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困境
b) 理想与追求
c) 生命的脆弱
d) 时间的流逝
-
答案:
- a) 先轸
- b) 对仕途的失望
- b) 理想与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曾国藩与王维:两者都描绘了对自然的感悟,但曾国藩更关注个人的理想与追求,王维则更多渗透禅意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曾国藩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