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马坝喜晤郑孝则盛九万舒宗度袁凤文苏武龄麦显朝何彼秾及之衍侄孙分日留饮赋此纪实 其六》

时间: 2025-01-19 18:11:36

六祖谈经地,天涯若比邻。

黄花仍罩眼,白日渐磨人。

久历风波险,来寻骨肉亲。

宝林今夜月,休与照兵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祖谈经地,天涯若比邻。
黄花仍罩眼,白日渐磨人。
久历风波险,来寻骨肉亲。
宝林今夜月,休与照兵尘。

白话文翻译:

在六祖讲经的地方,天涯也似乎近在咫尺。
黄花依然映入眼帘,白天的阳光渐渐令人疲惫。
经历了许多风波险阻,今天来寻访亲人。
宝林的月亮今晚,不要再照耀那些兵戈尘土。

注释:

  • 六祖:指的是禅宗的六祖慧能,代表着高深的佛教思想。
  • 天涯若比邻:形容虽然相隔很远,但彼此心灵相通,感情依然如邻居般亲近。
  • 黄花:可能指的是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白日:白天的光照,暗示生活的压力与疲惫感。
  • 久历风波险:经历了许多风浪与艰难。
  • 骨肉亲:指的是亲人。
  • 宝林:可能是指一处景致或道教、佛教的圣地。
  • 兵尘:战争的尘埃,象征战乱带来的伤痛与纷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洸,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战乱时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他的诗风常以抒情和哲思见长,作品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经历风波后,重归故土,寻访亲人之际。正值战乱频繁之时,诗人对和平与亲情的渴望愈发显得珍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六祖的讲经地为起点,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思念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六祖谈经地,天涯若比邻”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出即使身处遥远的地方,内心的亲近感依然存在。这种情感在后面的描写中得到深化,黄花的映照和白日的磨人,象征着生活的辛苦与坚持。在经历了“久历风波险”之后,诗人终于找到归属,重聚亲情,流露出对家庭的珍视与向往。“宝林今夜月”则是诗人心灵的寄托,愿月光不再照亮战火纷飞的尘埃,而是温暖亲情的相聚。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情感,构建了一幅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展现了人对亲情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祖谈经地:点明地点,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智慧的氛围。
  2. 天涯若比邻:即使远隔千里,心灵的距离却很近。
  3. 黄花仍罩眼:黄花的美丽与坚韧映入眼帘,象征着希望与坚守。
  4. 白日渐磨人:在阳光下的生活愈发艰辛,暗示生活的劳累。
  5. 久历风波险:经历波折与艰难,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坚韧。
  6. 来寻骨肉亲:回归亲情是生活的最终归宿。
  7. 宝林今夜月:月光下的宁静,象征着安宁与团圆。
  8. 休与照兵尘:希望不再被战争的阴影笼罩,寄托了对和平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天涯与比邻,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黄花、白日、月亮等意象交替运用,增强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亲情的思念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期待和对战乱的忧虑。

意象分析:

  • 黄花:象征坚韧与希望,体现了生命的力量。
  • 白日:代表生活的压力与挑战。
  • 宝林的月:象征宁静与和谐,是团圆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六祖”是指哪位人物? A. 孟子
    B. 慧能
    C. 释迦牟尼
    D. 老子

  2. “天涯若比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绝望
    B. 疏远
    C. 亲近
    D. 冷漠

  3. 诗中提到的“白日”象征了什么? A. 暴力
    B. 快乐
    C. 疲惫与压力
    D. 安宁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李洸的《至马坝喜晤郑孝则盛九万舒宗度袁凤文苏武龄麦显朝何彼秾及之衍侄孙分日留饮赋此纪实 其六》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了对亲情的思念,但李洸更加强调了生活的艰辛与对和平的向往,而杜甫则更为直接地表达对兄弟的关心与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李洸诗集》
  • 《现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