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乡人寻二十年之父榇归自卫辉合其母圹》
时间: 2025-01-01 15:57: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埋丛冢北邙同,有客求尸万莽中。
白骨两乡儿得父,黄泉一笑妪迎翁。
泪馀指点居亭老,血尽锹函夜壑红。
千古灯檠归榇事,莫论真膺总输侬。
白话文翻译:
在北邙山的丛冢中寄埋着尸体,有人正在茫茫的野外寻觅尸身。
白骨之下,两乡的孩子终于找到了父亲,黄泉路上,老妇一笑迎接老翁。
眼泪还未干,手指着那亭子里的老人,血已流尽,铲子和棺材在夜里染红了。
千古的灯火下,归来的棺材事宜,不必去论究什么是真正的归宿,都是我输给了你。
注释:
- 寄埋:埋葬,安放尸体。
- 丛冢:指密集的坟墓。
- 北邙:古代传说中死者的归处,象征阴间。
- 黄泉:指阴间,亡者之地。
- 泪馀:眼泪流尽之后。
- 指点:指着。
- 居亭老:指在亭子里的老人。
- 千古灯檠:古时用于照明的灯,象征历史的延续。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徐渭,字子华,号青藤,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个性鲜明著称,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人生感慨。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徐渭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死、亲情的深刻思考,结合了个人的经历与社会的现实。
诗歌鉴赏:
徐渭的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生死离别的痛苦与亲情的深厚。开篇以“寄埋丛冢”引入,描绘了尸体的埋葬与寻找,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追寻之情。接着,通过“白骨两乡儿得父”的描写,突出了父子间的深厚情感,令人感动。诗中“黄泉一笑妪迎翁”则展现了对亡者的温暖迎接,传达了对生命延续的哲思。后两句则以血与泪的对比,揭示了寻找与失去的悲哀,令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亲情的珍贵。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生死的思考,又有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徐渭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寄埋丛冢北邙同”描绘了埋葬场景,表现了生死交替之悲。
- “有客求尸万莽中”则引入了寻亲的情节,表现了对逝者的思念。
- “白骨两乡儿得父”,通过孩子的视角,突显了家庭的破碎与重聚。
- “黄泉一笑妪迎翁”,体现了对亡者的温暖迎接,带有哲理意味。
- “泪馀指点居亭老”,表达了对老者的悲悯,强调了亲情的流逝。
- “血尽锹函夜壑红”,则象征着寻找的艰辛与生命的无常。
- “千古灯檠归榇事”,反映了历史的延续与对死亡的反思。
- “莫论真膺总输侬”则揭示了对生命的无奈与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死比作归宿,增强了诗的哲思。
- 拟人:赋予黄泉以情感,表现对逝者的思念。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死、亲情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丛冢:象征死亡和失去的亲情。
- 白骨:代表逝去的生命和亲情的破碎。
- 黄泉:象征阴间与生死轮回。
- 泪与血:象征痛苦与追忆,表现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白骨两乡儿得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亲情
- C. 忧伤
- 诗中的“黄泉”指什么?
- A. 生命
- B. 阴间
- C. 自然
-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了什么?
- A. 爱情
- B. 生死
- C. 友谊
- 诗中“白骨两乡儿得父”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 《长恨歌》白居易
-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侧重于夜晚的孤独感。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则通过送别表现了友情与离别的伤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