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银带边儿骏马驮,西墙倒酒剧悬河。
高松入座无人对,明月当杯奈夜何。
此际乡心愁不少,满城流水响无多。
东房老衲怜牢落,夜夜来吹鹘打鹅。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在银色带边的地方,骏马驮着酒,西墙倒酒如同奔流的河水。高高的松树坐在那里,却没有人来对饮;明月在杯中,我该如何面对这个夜晚呢?此时此刻,乡愁愈发浓烈,满城的流水声却显得那么微弱。东房里的老僧怜悯那落魄的景象,夜夜来吹奏鹘(鹤的鸣叫声)和打鹅(指击打鸭子)。
注释:
- 银带边儿:指用银色带子装饰的地方,象征富贵。
- 骏马驮:骏马驮载酒,表现了豪饮的气氛。
- 西墙倒酒:形象地描绘了酒如河水般倾泻而出。
- 高松入座:高松树下坐着,表现孤独。
- 明月当杯:明月映照在酒杯中,象征着孤独的酒宴。
- 乡心愁不少:乡愁很重,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满城流水响无多:虽然有流水声,却显得微弱,暗示孤寂。
- 东房老衲怜牢落:东房的老僧对落魄景象表示怜悯。
- 夜夜来吹鹘打鹅:老僧夜夜来吹奏,表现出一种孤独的陪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长,号文长,晚号青藤,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为人刚直不阿,志向高远,作品风格独特,尤以诗词和绘画成就著称。
创作背景:
《十七夕》创作于明代,正值徐渭人生的中期,生活的磨难和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中表达了他对亲情、友情的追忆以及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十七夕》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徐渭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夜晚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如“骏马驮酒”、“高松入座”、“明月当杯”,这些意象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传达了他内心的情感。西墙倒酒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豪情怀抱的气氛,但随之而来的高松无人对的孤独感又让人倍感失落。明月的映照更是增添了夜晚的寂寥,诗人面对明月,感到无奈和惆怅。
在这一点上,诗歌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普遍的人生哲学:在欢愉和孤独之间的挣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此际乡心愁不少”,更是在叙述了一种对故乡的强烈思念,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敏感与细腻。整首诗在意象构建和情感表达上都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共鸣,使得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银带边儿骏马驮:描绘了一个奢华的场景,有骏马驮酒,暗示豪饮的氛围。
- 西墙倒酒剧悬河:用生动的比喻形容酒如河流般倾斜而下,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
- 高松入座无人对:高松树下无人对饮,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
- 明月当杯奈夜何:明月照在酒杯中,诗人感叹夜晚的无奈与孤寂。
- 此际乡心愁不少:此时此刻,乡愁愈发浓烈,表现出思乡之情。
- 满城流水响无多:满城的流水声微弱,象征一种孤独的氛围。
- 东房老衲怜牢落:东房的老僧对落魄的境况感到怜悯。
- 夜夜来吹鹘打鹅:老僧夜夜陪伴,表现出一种孤独的陪伴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西墙倒酒剧悬河”,用酒与河水相比较,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豪饮的场景。
- 拟人:如“明月当杯”,赋予了月亮情感,使其与诗人产生共鸣。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饮酒、孤独、乡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孤独。诗人在高松树下和明月之下,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性的脆弱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骏马:象征自由与豪情。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高松:象征孤独与高洁。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表达,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墙倒酒剧悬河”的意思是? A. 酒水如河流般倾泻
B. 酒水流淌的声音
C. 酒水在墙上 -
“明月当杯奈夜何”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欢愉
B. 无奈与孤独
C. 兴奋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徐渭的《十七夕》更多地表现了孤独的情感,而李白的作品则更显洒脱与豪放,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两者在意象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徐渭作品选集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