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陵庙
作者: 宁楷 〔清代〕
目断重华竟不回,鹧鸪声入远江哀。
暮云祇傍苍梧宿,春水还疑沩汭来。
泪竹岂愁秦帝火,巫歌曾借楚卿才。
更堪鼓罢凄清瑟,风雨萧萧两岸苔。
白话文翻译:
远望重华山却无心再回,鹧鸪的哀鸣传入遥远的江面。
暮云只依偎在苍梧山下栖息,春水仿佛又怀疑是沩水和汭水流来。
泪竹怎会因秦帝的火而悲伤,巫歌曾借用楚卿的才华。
更何况鼓声已罢,凄清的瑟声响起,风雨萧萧中两岸的苔藓。
注释:
- 重华:指重华山,古代的名山,象征着高远和追求。
- 鹧鸪:一种鸟,常用来象征悲伤的情感。
- 苍梧:指苍梧山,常与神仙传说相关联,也是诗中常用的意象。
- 沩汭:沩水和汭水,古代的水名,常用来代表江河湖泊的流动。
- 泪竹:竹子的一种,诗中用来象征悲伤和柔弱的情感。
- 秦帝:指秦始皇,暗指历史上的悲剧。
- 楚卿:指楚国的才子,借代有才华之人。
- 瑟:古代弦乐器,象征音乐和情感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宁楷,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典雅,常融合历史和自然的描绘。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受到个人情感或历史事件的影响,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黄陵庙》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感慨。首句“目断重华竟不回”,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遗憾,似乎在追忆过去的美好,却又无从回头。鹧鸪的哀鸣更是渲染了这一情感的深邃,传递出孤独和悲伤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暮云祇傍苍梧宿,春水还疑沩汭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恬淡,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里的“疑”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春水的流动与变化,暗示着人们对时间流逝的迷惘与无奈。
“泪竹岂愁秦帝火”,则进一步引入历史的背景,表现了一种对历史悲剧的反思与感慨。秦帝的火焰象征着历史的毁灭与悲剧,而“巫歌曾借楚卿才”则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才华的敬仰。
最后两句“更堪鼓罢凄清瑟,风雨萧萧两岸苔”将情感推向高潮,鼓声停止,音乐变得凄清,风雨交加,给人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诗中通过对比,体现了内心的孤寂和对往昔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眷恋、对历史的沉思以及对人生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又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目断重华竟不回:远望重华山,心中却无意再回去,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 鹧鸪声入远江哀:鹧鸪的哀鸣传入江面,增添了悲伤的气氛。
- 暮云祇傍苍梧宿:黄昏的云彩只依偎在苍梧山下,描绘了自然的宁静。
- 春水还疑沩汭来:春水流动,让人怀疑是沩水和汭水,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迷惘。
- 泪竹岂愁秦帝火:泪竹不因秦始皇的火焰而悲伤,含蓄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
- 巫歌曾借楚卿才:巫歌的才华借自楚卿,暗示对才华的敬仰。
- 更堪鼓罢凄清瑟:鼓声停止,瑟声凄清,表现了孤独的情感。
- 风雨萧萧两岸苔:风雨萧瑟,苔藓生长在两岸,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竹”比作悲伤的象征,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其更具情感深度。
- 对仗:如“风雨萧萧”和“两岸苔”,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悲剧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基调深沉而又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华:象征追求与理想,代表故乡的美好。
- 鹧鸪:代表哀伤与孤独,增添情感的深度。
- 苍梧:古代名山,象征神秘与悠远。
- 春水:流动的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泪竹:象征悲伤与柔弱的情感。
- 瑟:音乐的象征,代表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重华”指代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座山
- C. 一种情感
- D. 一个历史事件
-
“泪竹岂愁秦帝火”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反思?
- A. 个人的悲伤
- B. 历史的悲剧
- C. 自然的变化
- D. 未来的希望
-
诗中最后一句“风雨萧萧两岸苔”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孤独
- C. 平静
- D. 兴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直接与个人情感相关。
- 《登高》: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历史的沧桑,与《黄陵庙》有相似的主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