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遽凉》

时间: 2025-01-01 15:22:22

数日窗无疏竹影,烟中长有万丝飞。

不知小雨催时节,但觉朝来欠夹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雨遽凉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数日窗无疏竹影,
烟中长有万丝飞。
不知小雨催时节,
但觉朝来欠夹衣。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窗外看不见稀疏的竹影,
烟雾中似乎有无数细丝在飞舞。
我不知道小雨在催促着什么季节,
但只觉得早晨起床时,衣服似乎不够暖和。

注释:

  • 疏竹影:窗外稀疏的竹子投下的影子。
  • 烟中:指雾霭或烟霭的环境,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万丝飞:形容雨丝或雾气缭绕的情景,给人一种细腻的印象。
  • 催时节:暗示季节的变换,雨水的到来使得季节发生变化。
  • 欠夹衣:指早晨的时候,衣服不够保暖。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竹影”与“雨”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竹子常象征高洁而坚韧的品格,而秋雨则常常关联到思乡、感伤、季节变换等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生卒年不详),字子渊,号石阳,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而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间情感,注重情景交融。

创作背景:

《秋雨遽凉》写于秋季时节,正值气候转凉之际,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诗歌鉴赏:

《秋雨遽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诗人的感受。首句“数日窗无疏竹影”,开篇就呈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竹影的缺失让人感到孤寂,仿佛与自然的联系变得更加疏远。接着“烟中长有万丝飞”,将自然的细微变化生动地呈现出来,雨丝飘飞,给人以一种轻盈而又忧伤的感觉。

诗的转折在第三句“不知小雨催时节”,表现了诗人对时节变换的茫然与感慨,似乎对秋雨的到来并不在意,但随后的“但觉朝来欠夹衣”却揭示了他内心的细腻与敏感,秋的凉意已然渗透到生活中。这种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也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数日窗无疏竹影:描绘了几天以来窗外的竹影稀疏,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2. 烟中长有万丝飞:细腻地描绘出雨丝或雾气在空中飘舞的情景,增添了诗的意境。
    3. 不知小雨催时节: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困惑,反映出对自然变化的无奈。
    4. 但觉朝来欠夹衣:表达了早晨的凉意,暗示季节已然变凉,衣物不足以御寒,情感愈发细腻。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万丝飞”比喻细雨,形象生动。
    • 拟人:小雨似乎在“催促”时节,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雨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观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疏竹:象征孤独与高洁。
  • 小雨:代表季节的变换,暗示生命的流逝。
  • 夹衣:体现了人们对温暖的渴望,寓意生活中的无奈与不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郑刚中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欠夹衣”指的是什么?

    • A. 衣服太薄
    • B. 衣物不够保暖
    • C. 衣服太多
  3. 诗中“数日窗无疏竹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寂
    • C. 愤怒

答案:

  1. B. 宋代
  2. B. 衣物不够保暖
  3. B. 孤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郑刚中的《秋雨遽凉》都描绘了自然的景色,王维的诗更注重山水的静谧,而郑刚中的诗则通过细腻的雨景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