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时间: 2025-01-01 17:57: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亏他一夜芭蕉雨,园亭作成秋景。薄病恹恹,残妆草草,茉莉晚香幽靓。疏烟送眠。恰小扇罗轻,流萤风定。独倚屏山,满身明月露华冷。文窗欲启未启。怕晶帘卷碎花影人影。掩却鲛幮,烧残麝炷,忘了纱衾教整。铜壶漏永,算如此秋光,仅侬消领。多少红楼,酒魂凉不醒。
白话文翻译
这一夜的芭蕉雨,竟然让园亭呈现出秋天的景象。我身体微微不适,妆容草草了事,茉莉花的香气在夜晚显得幽幽而靓丽。薄雾轻烟送来睡意,正好小扇轻摇,流萤在静风中停定。我独自倚靠屏山,身上沾满了明亮的月光和清冷的露水。窗户想要打开却迟迟未启,生怕晶帘卷起,打碎了花影和人影。我掩住了鲛绡,烧尽了麝香,竟然忘记了纱被要怎么整理。铜壶滴漏不止,算来这样的秋光,只有我自己去领略。多少个红楼梦里,酒魂仍然无法醒来。
注释
- 亏:幸亏。
- 芭蕉雨:指的是芭蕉树下的雨,象征清新和婉约。
- 薄病恹恹:身体略感不适。
- 残妆草草:妆容不整,匆忙。
- 茉莉晚香幽靓:晚上的茉莉花香气清幽而美丽。
- 疏烟:轻薄的烟雾。
- 流萤:指萤火虫,象征夜的宁静和美丽。
- 鲛幮:用鲛绡制成的罩子,象征轻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藻(约1640年-约1715年),清代诗人,字子桢,号云溪,晚号静庐。吴藻生于明末,经历了清初动荡的历史,诗风婉约,情感细腻,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
创作背景
《齐天乐》创作于清代,正值作者心境微妙之时,诗中融入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反映了诗人对秋日景象的感悟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齐天乐》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优美的词作。诗中通过描写秋雨、园亭、茉莉香、流萤等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开头的“亏他一夜芭蕉雨”,即刻引入了一个秋夜的场景,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将情感与环境相结合,展现出内心的微妙波动。
词中诸多细腻的描写,诸如“薄病恹恹,残妆草草”,刻画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显得倦怠的状态,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孤寂。而“茉莉晚香幽靓”则为这一情绪增添了一丝清新与亮丽,犹如在孤独的情感中寻找到一丝慰藉。
随着诗情的推进,“独倚屏山,满身明月露华冷”展现了一种孤独的美,诗人独自享受着秋天的夜色,月光和露水的交织带来了清冷的感觉,暗示了对过往时光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触动。最后的“多少红楼,酒魂凉不醒”则将思绪拉回到人世间的繁华与虚幻,抒发了对旧梦的追忆与无奈。
整首词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和内心深处的孤独,运用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哀伤的艺术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亏他一夜芭蕉雨:因为一夜的芭蕉雨,增添了秋天的气息。
- 园亭作成秋景:园亭在雨后显得更加秋意盎然。
- 薄病恹恹,残妆草草:因病微弱,妆容匆匆,显示出作者的疲惫。
- 茉莉晚香幽靓:晚上的茉莉香气依然清幽,增添了夜的美感。
- 疏烟送眠:轻烟飘散,带来睡意。
- 恰小扇罗轻,流萤风定:小扇轻摇,流萤在空气中安静下来。
- 独倚屏山,满身明月露华冷:独自倚靠在屏风上,身上沾着明亮的月光和清露,感到寒冷。
- 文窗欲启未启:想要打开窗户,但又迟迟未启。
- 怕晶帘卷碎花影人影:担心帘子撩起,打碎窗外的花影和人影。
- 掩却鲛幮,烧残麝炷:掩住轻纱,烧尽了麝香。
- 忘了纱衾教整:忘记了要整理纱被。
- 铜壶漏永,算如此秋光,仅侬消领:铜壶滴漏不止,只有我自己在享受这样的秋光。
- 多少红楼,酒魂凉不醒:多少红楼梦中的酒魂,依然无法醒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雨比作芭蕉雨,形象生动。
- 拟人:例如“疏烟送眠”,赋予烟雾人的情感。
- 对仗:如“薄病恹恹,残妆草草”,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传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展现了在美丽景色下的孤独与思考,反映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迷茫,情感基调既有美丽的忧伤,也有淡淡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芭蕉雨:象征清新、婉约的自然景象。
- 茉莉香:象征清幽、淡雅的美感。
- 流萤:象征着宁静的夜晚与柔美的瞬间。
- 明月露华:象征洁净、高远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
诗中提到的花香是什么花? A. 玫瑰
B. 茉莉
C. 菊花
D. 兰花 -
诗人对窗户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想打开
B. 不想打开
C. 已经打开
D. 不在乎
答案:
- C (秋)
- B (茉莉)
- A (想打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吴藻的《齐天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吴藻的风格更加细腻,情感更显孤独;而李清照则在愁苦中透出更多的坚韧与希望。两者在主题上有相通之处,但在情感基调上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