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鲁墟先太傅旧隐
桑竹萧条带夕阳,
故居依约古河傍。
颓垣坏甃无寻处,
父老犹言学士庄。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的夕阳下,桑树和竹子显得萧条,
故居依稀坐落在古河边。
破败的墙垣和损坏的砖石找不到踪影,
年长的村民仍然在谈论学士的庄园。
注释:
- 桑竹:桑树和竹子,象征自然环境。
- 萧条:形容景象凋零,生机不足。
- 依约:依稀、模糊的样子。
- 颓垣坏甃:指破旧的墙和残缺的砖石。
- 无寻处:找不到的地方。
- 父老:年长的村民。
典故解析:
“学士庄”指的是陆游的故居,反映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情感。陆游曾在此住过,学士庄也象征着文化和学识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爱国志士。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而著称,作品涉及历史、战争、乡愁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他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故土的思念。诗中描绘的场景充满了萧瑟的秋意,反映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个人理想的失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故乡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以“桑竹萧条带夕阳”引入,构建了一幅秋天黄昏的画面,显得孤寂而凄凉,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提到“故居依约古河傍”,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显示出一种深厚的乡愁。
最后两句“颓垣坏甃无寻处,父老犹言学士庄”则展现了诗人对故居的记忆与现实的落差。虽然故居已旧,但乡民们的口中仍能回忆起曾经的辉煌,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矛盾:怀念过去的美好与对现实的失落。在这首诗中,陆游以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表现出对故乡和青春岁月的追忆,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普遍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桑竹萧条带夕阳: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象,桑树和竹子的萧条暗示时光流逝带来的苍凉。
- 故居依约古河傍:故居的依依不舍与古河的陪伴,表现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 颓垣坏甃无寻处:破败的墙垣与砖石,象征着岁月的侵蚀和人事的变迁,令人感到失落。
- 父老犹言学士庄:年长村民对学士庄的回忆,体现了对过往辉煌的缅怀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古河与破败的故居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时间的流逝。
- 意象:桑竹、夕阳、颓垣等意象交织,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拟人:通过“父老犹言”表现出对故乡文化的传承。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折射出人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竹:象征生机与凋零,反映诗人内心的感慨。
-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古河:连接过去与现在,象征文化的根源。
- 颓垣坏甃:象征着破败与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桑竹萧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
- C. 激昂
- D. 宁静
-
“父老犹言学士庄”中“学士庄”指的是谁的故居?
- A. 陆游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苏轼
-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描绘
- B. 对故乡的怀念
- C. 对战争的思考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失落
- A. 陆游
- B. 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王之涣):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陆游《过鲁墟先太傅旧隐》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但陆游更多地表现对个人历史的追忆,而白居易则侧重于自然景象与人情的交融。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和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