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旱》

时间: 2024-09-19 22:09:53

秧愁晴暴死,花怕雨摧残。

野老非常惧,天公不自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旱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秧愁晴暴死,花怕雨摧残。
野老非常惧,天公不自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干旱的困扰,稻秧在阳光暴晒下无力生长,花朵也因怕遭到雨水的摧残而忧虑。乡间的老农对此感到十分恐惧,仿佛上天也为此感到不安。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稻秧,水稻的幼苗。
  • :担心、忧虑。
  • :晴天,阳光明媚。
  • 暴死:遭受暴晒而死去。
  • :害怕,畏惧。
  • 摧残:摧毁、损坏。
  • 野老:乡村的老人,通常指农民。
  • 非常:非常、极其。
  • :恐惧、害怕。
  • 天公:指上天、老天,常用来指代自然或命运。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天公不自安”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天命的思考,表示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恐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莹,号阮亭,南宋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词风格深沉,常以自然景象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春旱》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的生存状况堪忧。此诗反映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春旱》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春季干旱对农作物和农民生活的影响。诗中通过“秧愁晴暴死”展现了阳光炽热、干旱对稻秧的毁灭性威胁,表达了农民的忧虑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花怕雨摧残”进一步拓展了自然景象,花朵在风雨中也显得脆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野老非常惧”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农村的老人作为见证了自然变迁的群体,他们的恐惧不仅是对干旱的直接反应,也是对未来生存的深切担忧。最后一句“天公不自安”则引入了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天命的无奈和对自然力量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忧伤与无奈,展现了农民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与自然的深刻洞察。通过对干旱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忧虑,也寄托了对农民生活困境的关怀与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秧愁晴暴死:稻秧在阳光直射下感到愁苦,因干旱而面临死亡的威胁。
  2. 花怕雨摧残:花朵因担心暴雨而害怕受到伤害,展现出对自然变幻的无奈。
  3. 野老非常惧:乡间的老人感到十分恐惧,强调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
  4. 天公不自安:上天似乎也因这些自然灾害而感到不安,暗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秧”和“花”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诗句的情感表达。
  • 对仗:前两句“秧愁晴暴死,花怕雨摧残”形成对仗,使诗句更为工整。
  • 象征:稻秧和花朵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无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和对生命脆弱的深刻反思。诗人以自然为背景,折射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与无奈,最终形成一种对生活的深邃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希望与生机,反映了农民的生存状况。
  • :象征着美好与脆弱,折射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代表干旱和高温,增强了自然环境的威胁感。
  • :象征着破坏与不安,代表着自然的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秧愁晴暴死”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愤怒

  2. “花怕雨摧残”中的“雨”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自然的破坏
    C) 平静的生活

  3. 诗中提到“天公不自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 A) 对自然的无畏
    B) 对命运的敬畏
    C) 对生活的享受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但更侧重于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而刘克庄的《春旱》则更直接地描绘了自然灾害对农民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经与汉乐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