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烂柯山 其四》

时间: 2025-01-17 10:02:22

沙门何处人,携手俱灭迹。

深入不动境,乃知真圆寂。

有时归罗浮,白日见飞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烂柯山 其四
沙门何处人,携手俱灭迹。
深入不动境,乃知真圆寂。
有时归罗浮,白日见飞锡。

白话文翻译:

这位沙门(和尚)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携手走过,留下了无影无踪的痕迹。深入这不动的境地,我才明白真正的圆寂是什么样的。有时候,我会回到罗浮山,白天能看到他手中飞舞的锡杖。

注释:

  • 沙门:指和尚,出家人。
  • 携手:比喻同行,或友谊深厚。
  • 灭迹:消失的痕迹,表示往事已成往昔。
  • 不动境:指一种宁静、无扰的状态,常与禅修相关。
  • 真圆寂:真正的超脱、生死与苦乐的解脱。
  • 罗浮:指罗浮山,古代名山,与道教有密切关系。
  • 飞锡:和尚手中的锡杖,表示其身份和修行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羊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的喜爱。他的诗歌通常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安静的山中环境,表现了作者对出世和修行的思考。历史上,唐代是一个文化繁盛的时期,士人们常常寻求山水之间的灵感与宁静。

诗歌鉴赏:

《游烂柯山 其四》通过简短的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开头的“沙门何处人”抛出一个问题,似乎在探寻一位修行人的去向,暗示着对宗教与哲学的追寻。接着“携手俱灭迹”则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世俗的痕迹如何无影无踪。作者在“深入不动境”中体悟到真正的圆寂,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一句“有时归罗浮,白日见飞锡”,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更像是对理想境地的描绘。罗浮山的意象让人联想到道教的超脱和清净,似乎在提示人们,真正的智慧与宁静往往在于对自然和自我的回归。

整首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和谐自然的赞美,显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沙门何处人”:在问和尚在哪里,表现出对修行者的向往与探索。
    • “携手俱灭迹”:共同经历的痕迹已经消失,寓意着人际关系的无常。
    • “深入不动境”:深入到一种宁静的境界,象征着心灵的平静。
    • “乃知真圆寂”:在此境界中明白了真正的圆寂,是一种超越生死的状态。
    • “有时归罗浮”:偶尔回到罗浮山,代表对理想境地的向往。
    • “白日见飞锡”:象征着修行者的身份和智慧,飞锡既是工具也是其灵性的象征。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携手”与“俱灭”形成对仗。
    • 比喻:用“飞锡”比喻修行者的智慧与修行状态。
    • 意象:如“沙门”、“飞锡”等,富有文化内涵。
  • 主题思想:探索内心的宁静与圆寂,追求真理与智慧,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修行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沙门:象征出家人和修行的追求,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
  • 罗浮山:象征理想的修行之地,寄托了对自然与内心和谐的向往。
  • 飞锡:象征智慧与灵性,表现出修行者的身份和修行的成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沙门”指的是哪个群体?

    • A. 学者
    • B. 官员
    • C. 和尚
    • D. 农民
  2. “深入不动境”表达了什么样的境界?

    • A. 动荡不安
    • B. 宁静安详
    • C. 热闹喧嚣
    • D. 复杂纷乱
  3. 诗中提到的“飞锡”是什么的象征?

    • A. 财富
    • B. 权力
    • C. 智慧
    • D. 美丽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意境深远。
  • 李白《庐山谣》:表达了对自然与理想境地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羊滔的《游烂柯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自身情感的深刻反思,但羊滔更侧重于宗教哲学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