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能知出世法,讵有在家心。
南院开门送,东山策杖寻。
经年期故里,及夏到空林。
念远长劳望,朝朝草色深。
白话文翻译:
能理解超脱世俗的道理,怎能有留在家中的心思呢?
南面的院子里打开门送别,东山上我策杖而行去寻访。
经过多年期盼回到故乡,等到夏天的时候来到空旷的树林里。
思念远方总是让我劳神苦望,天天看到的草色愈发浓郁。
注释:
- 能知:能理解。
- 出世法:超脱世俗的道理。
- 讵有:岂有,怎么会有。
- 在家心:留在家中的心思,指的是对世俗生活的留恋。
- 南院:南边的院子,指送别的地方。
- 策杖:用拐杖行走,形容行走时的悠闲自在。
- 故里:故乡。
- 空林:空旷的树林,形容幽静的环境。
- 长劳望:长时间的思念和期盼。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了“出世法”,与道教哲学有关,强调超脱尘俗,追求内心宁静。同时,诗中提到的“东山”可以联想到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约公元742年-约公元799年)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从侄栖闲律师时,表达了对他出世追求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送别和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在开头部分,诗人直言理解超脱的道理,但却没有留在家中的心思,显示出他对从侄选择的支持和理解。南院的送别和东山的寻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南院是世俗的象征,而东山则代表了追求自在生活的理想。
在表达思念故乡的情感时,诗人用“经年期故里”写出了对故乡的长久期待,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来到空林,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渴望。“朝朝草色深”则以浓郁的草色象征着诗人不断加深的思念,情感愈发深厚。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寻自然的理想生活,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能知出世法,讵有在家心:第一句强调理解超脱的道理,第二句反问,表达了对世俗留恋的反对。
- 南院开门送,东山策杖寻:送别的场景与寻找的过程,展现了诗人的行走和思考。
- 经年期故里,及夏到空林:长时间的期盼,夏天的到来与自然的宁静相结合,突显诗人心境。
- 念远长劳望,朝朝草色深:思念的情感通过草色的变化加深,表现出内心的牵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院开门送,东山策杖寻”中形成了工整的对称。
- 比喻:草色的变化比喻思念的加深,情感愈加浓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超脱与归属的矛盾,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传达了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出世法:象征超脱世俗的理想。
- 南院:代表世俗的生活。
- 东山: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
- 空林:象征宁静的自然环境。
- 草色:象征着思念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出世法”指的是什么? A. 追求世俗的财富
B. 超脱世俗的道理
C. 追求名利 -
诗中提到“东山”主要象征什么? A. 归乡的愿望
B. 隐逸生活的理想
C. 送别的场景 -
“朝朝草色深”是指什么? A. 每天看到草的颜色
B. 思念不断加深
C. 夏天的到来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隐逸与自然的主题。
- 王维《山居秋暝》:描写自然与心境的结合。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皇甫冉的这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眷恋,但王之涣更侧重于豪情壮志,而皇甫冉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思念。两者的情感基调各有不同,前者豪放,后者柔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