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沾衣,月隐壁气凄凄,人寂寂,风回雨度虚瑶席。来无声,去无迹,神心降和福远客。
白话文翻译:
露水沾湿了衣襟,月光在墙壁上隐隐约约,气氛凄凉,人们寂静无声,风回旋着,雨丝轻轻穿过虚空,像是飘落在瑶席上。神灵来时无声无息,去时没有痕迹,神的心意降临了,带来了和谐与远道而来的福气。
注释:
- 露:露水,清晨时分凝结在物体表面的水珠。
- 衣:衣服,这里指代诗人所穿的衣物。
- 月隐壁气:月光隐没在墙面之间的感觉,传达了一种朦胧的景象。
- 凄凄:形容气氛凄凉、冷清。
- 人寂寂:形容周围环境的寂静,人们没有声音。
- 虚瑶席:虚空中飘浮的瑶席,象征着神秘与非凡。
- 来无声,去无迹:神明的到来与离去都没有声音与痕迹,表现了神秘的特质。
- 和福远客:和谐与远道而来的祝福,象征着吉祥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夜晚,神灵的降临与自然环境的描绘相结合,反映了作者对神秘事物的敬畏与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安宁祥和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杂言迎神词二首·送神》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象与神灵的降临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开头的“露沾衣,月隐壁气凄凄”,通过露水和月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夜晚的宁静与凄凉。接着“人寂寂,风回雨度虚瑶席”,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孤独,这种对比使得神灵的到来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来无声,去无迹”,这两句更是点明了神明的神秘特质。神明的降临没有声响,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表现了其超然于世的特质。最后一句“神心降和福远客”则是对神灵降临后的期盼与祝福,希望带来和谐与福气,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上由静转动,由孤寂转向对福气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神秘与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沾衣:表现了清晨的气息,露水的清凉感触到身上。
- 月隐壁气凄凄:月光在墙壁上隐约显现,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 人寂寂:周围没有人声,显得格外寂静。
- 风回雨度虚瑶席:风雨轻拂着空中的瑶席,妙趣横生。
- 来无声:神灵的到来没有声音,显示出其神秘。
- 去无迹:神灵的离去没有留下痕迹,令人感叹。
- 神心降和:神灵的心意降临,带来和谐的气息。
- 福远客:远道而来的祝福,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月隐壁气”比喻夜晚的静谧,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神灵的行为被赋予了人性特征,使其显得更为亲切。
- 对仗:如“来无声,去无迹”,形成了音韵的和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与期望,反映了人们对和谐与福气的渴望。同时,通过自然景象与神灵的结合,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露:象征纯洁与新生。
- 月:象征宁静与神秘。
- 风雨:象征自然的变幻与生命的流动。
- 瑶席:象征高贵与非凡的境界。
- 神心:象征神灵的意愿与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露沾衣,月隐壁”中的“月隐壁”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明亮的夜晚
- B. 月光朦胧
- C. 墙壁的坚固
- D. 夜晚的喧闹
-
诗中“来无声,去无迹”强调了什么?
- A. 神灵的行为
- B. 自然的声音
- C. 人们的寂静
- D. 风雨的变化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与人事的感慨,但更注重友情与离别的情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