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顺心上人山池
南荣对庐馮廾,宴坐日于斯。
细草汀洲色,轻风杨柳枝。
磬声催暮鸟,泉影入春池。
则异人间世,唯当幽客知。
白话文翻译:
在南荣山的庐舍前,坐在这里享受着阳光。
细腻的草色映衬着汀洲,轻柔的风吹拂着杨柳的枝条。
磬声催促着归来的鸟儿,泉水的影子映照在春天的池塘里。
这与人间的世俗截然不同,只有幽居的客人才能理解。
注释:
- 南荣:指南荣山,位于中国,风景优美。
- 庐:指草屋或简陋的房屋。
- 宴坐:指聚会、坐下来享受的意思。
- 汀洲:指沙洲,水边的小岛。
- 磬声:指击打磬石发出的声音,通常在寺庙中使用。
- 幽客:指隐居之人或志趣高远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感慨。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顺心上人山池》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山水自然的深刻理解。开篇以“南荣对庐馮廾”引入,立刻把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山水环境,庐舍的设定让人感受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接下来的“细草汀洲色,轻风杨柳枝”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草地的嫩绿和杨柳的轻柔,体现出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状态。
“磬声催暮鸟,泉影入春池”两句,通过声与影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磬声不仅催促归鸟,也反映出一种时间的流逝,泉水的影子则为池塘增添了生机,暗示着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延续。
结尾的“则异人间世,唯当幽客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间世俗的超然态度,深刻揭示了只有与自然为伴的隐士才能体会到这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荣对庐馮廾,宴坐日于斯:描绘了诗人坐在庐舍前,面对美丽的南荣山,享受阳光的惬意。
- 细草汀洲色,轻风杨柳枝:描写春天的景色,细草和杨柳生机盎然,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磬声催暮鸟,泉影入春池:磬声如催促归鸟,泉水的影子映入池中,营造出安静的氛围。
- 则异人间世,唯当幽客知:强调隐士的独特体验与世俗的不同,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泉影”比喻春的生机。
- 拟人:如“磬声催暮鸟”,赋予了声音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山水风景,反映出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体现了隐士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荣: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庐:代表隐居与简朴的生活。
- 细草、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磬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归属感。
- 泉影: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山水
B. 枯木
C. 风雪
D. 烈日 -
填空题:诗中“磬声催暮鸟”中的“磬”指的是___。
-
判断题:诗人认为隐逸生活与世俗生活没有区别。 (对/错)
答案:
- A
- 磬石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与隐逸生活的美好,但更侧重于秋天的意境,而皇甫冉的《顺心上人山池》则突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两首诗虽然主题相近,但在情感表达与季节意象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国维《人间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