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月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十月气候变,园林霜叶黄。
余粮栖下亩,宿霭罩寒塘。
白话文翻译:
十月的天气开始变化,园中的树叶因霜冻而变黄。
剩余的粮食在田间栖息,晨雾笼罩着寒冷的池塘。
注释:
- 十月: 指农历十月,代表秋季的深秋时节。
- 气候变: 表示天气的变化,通常是由温暖变为寒冷。
- 园林: 指庭院或花园。
- 霜叶: 霜冻后的叶子,通常会变得枯黄。
- 余粮: 剩余的粮食。
- 栖下亩: 栖息在田地里。
- 宿霭: 早晨的雾气。
- 寒塘: 寒冷的池塘。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霜叶”和“寒塘”描绘了深秋的自然景象,体现了农耕文化中对四季变迁的敏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子升,号北海,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作品常体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秋季,反映了农民在丰收后的闲暇时光,表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悟及对生活的哲思。
诗歌鉴赏:
姜特立的《十月》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深秋的自然景象和农田的宁静。首句“十月气候变”直接引入主题,展示了季节的转变。而后“园林霜叶黄”则通过色彩的对比,使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苍凉。诗中“余粮栖下亩”不仅体现了农民的自给自足,也暗含了丰收后的安宁。而“宿霭罩寒塘”一句,则通过对“宿霭”的描写,展现出清晨的宁静与寒意,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寒冷和内心的沉思。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浓厚的乡土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十月气候变”:十月份天气开始转冷,暗示季节的变化。
- “园林霜叶黄”:园中的树叶因霜冻而变黄,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轮回。
- “余粮栖下亩”:剩下的粮食安静地在田间,营造出一种安逸的田园气息。
- “宿霭罩寒塘”:晨雾笼罩着冰冷的池塘,增加了诗的氛围感和层次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句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余粮”与“宿霭”,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音韵美。
- 意象: “霜叶”、“寒塘”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使得作品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霜叶: 代表着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流逝,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 寒塘: 寒冷的池塘象征着孤独与沉寂,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月气候变”表达了什么?
- A. 夏天的回归
- B. 秋天的来临
- C. 冬天的到来
- D. 春天的萌芽
-
“宿霭罩寒塘”中的“宿霭”指的是什么?
- A. 雨水
- B. 晨雾
- C. 雪花
- D. 夕阳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秋兴八首》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姜特立的《十月》与杜甫的《秋兴八首》都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但姜特立更侧重于宁静的田园生活,而杜甫则通过对比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姜特立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