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

时间: 2025-01-19 15:59:47

籞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

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怅别风期阻,将乖云会稀。

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

野禽喧戍鼓,春草变征衣。

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
作者: 卢照邻 〔唐代〕

籞宿花初满,章台柳向飞。
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
怅别风期阻,将乖云会稀。
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
野禽喧戍鼓,春草变征衣。
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出发前往蜀地的情景。花已经盛开,柳树也在微风中摇曳。今天正是个好日子,但我却想起了过去的许多遗憾。对分别感到惆怅,风雨阻挡了我的旅程,云彩的聚会也变得稀少。收拾行装告别华丽的宫阙,扬起旗帜走向青翠的山巅。野禽在戍楼外鸣叫,春草的颜色如同征衣。我回顾长安的道路,关山上又笼罩着夕阳的薄雾。

注释:

  • 籞宿:指树木或花朵的状态,表示盛开。
  • 章台柳:古代用来形容美丽的柳树,章台是长安的一条著名街道。
  • 如何正此日:感叹此时的美好与自己内心的失落。
  • 敛衽:收拾衣物,准备启程。
  • 丹阙:指华丽的宫阙,象征权贵之地。
  • 翠微:青翠的山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照邻,字峻卿,唐代诗人,因文学才华而受到重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充满了人文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卢照邻即将前往蜀地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游历和离别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即将离开故乡的惆怅与不舍。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花朵的盛开和柳树的轻舞,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然而随即转入对过去的追忆,表达了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特别是“如何正此日,还望昔多违”,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在旅途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表现了离别的决然和对未来的期待。野禽的鸣叫和春草的变色则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最后一句“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回首故乡,关山的夕阳仿佛笼罩着思念的情感,令人心生怅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籞宿花初满:花朵已经盛开,暗示春天的到来。
  2. 章台柳向飞:柳树随风飘动,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3. 如何正此日:感叹当下的美好时光。
  4. 还望昔多违:怀念过去的美好,内心却感到失落。
  5. 怅别风期阻:对即将分别的惆怅,风雨阻碍了旅途。
  6. 将乖云会稀:云彩稀疏,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聚散无常。
  7. 敛衽辞丹阙:准备启程,告别华丽的宫殿。
  8. 悬旗陟翠微:扬起旗帜,向远方的青山进发。
  9. 野禽喧戍鼓:野鸟在戍楼鸣叫,暗示孤独的旅途。
  10. 春草变征衣:春草如同征服者的衣服,象征着征途的艰辛。
  11. 回顾长安道:回头望向长安的道路,感受到离别的沉重。
  12. 关山起夕霏:关山上夕阳的薄雾,渲染了离别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春草比作征衣,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旅途感受。
  • 拟人:柳树向飞,给自然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敛衽辞丹阙,悬旗陟翠微”,体现了诗的工整与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惆怅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表现了旅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
  • :象征柔美与离愁。
  • :象征人际关系的变幻。
  • 关山:象征旅途中的艰难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籞宿花初满”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人告别的是什么地方?
    A. 农田
    B. 宫阙
    C. 市集
    D. 江边

  3. “回顾长安道,关山起夕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愉悦
    B. 惆怅
    C. 兴奋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卢照邻的《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涉及到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但卢照邻更强调内心的情感,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现壮阔的景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同时也能在互动学习中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