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雨后木芙蓉》

时间: 2025-01-01 18:00:30

朵朵枝梢雨后斜,高秋颜色为谁奢。

自来玉质同新雪,漫改红妆傲晚霞。

心里未乾千点泪,水边遥听数声蛙。

罗城自古多奇种,何日传来处士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朵朵枝梢雨后斜,高秋颜色为谁奢。
自来玉质同新雪,漫改红妆傲晚霞。
心里未乾千点泪,水边遥听数声蛙。
罗城自古多奇种,何日传来处士家。

白话文翻译:

雨后,枝头的木芙蓉花朵斜着摇曳,深秋的颜色究竟是为谁而奢华呢?
它的玉质像新雪一样,怎能随意改变红妆,傲视晚霞?
心中未干的千点泪水,水边遥远地听到几声青蛙的叫声。
罗城自古就有许多奇特的植物,何时才能传来隐士的佳作呢?

注释:

  1. 朵朵:形容花朵的数量,表示繁多。
  2. :倾斜,形容花朵的姿态。
  3. :奢华,形容颜色的浓烈与美丽。
  4. 玉质:形容花朵的洁白如玉。
  5. 红妆:指花朵的红色,形容其妆点的华丽。
  6. :傲然,骄傲地。
  7. 漫改:随意地改变。
  8. 千点泪:形容内心的忧伤。
  9. 遥听:远远地听到声音。
  10. 奇种:指奇特的植物品种。
  11. 处士:隐士,指有才华而不愿仕途的人。

典故解析:

  • 木芙蓉:一种花卉,象征着高洁与美丽,常用于古诗中表达情感。
  • 罗城:指的是唐代的罗城,因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背景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粤,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雨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及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咏雨后木芙蓉》通过描绘雨后木芙蓉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朵朵枝梢雨后斜”,描绘了花朵在雨后轻轻摇曳的姿态,给人一种轻盈、柔美的感觉。接下来的“高秋颜色为谁奢”,则通过疑问反映出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思考,似乎在问:如此美丽的色彩,究竟是为谁而存在?

“自来玉质同新雪,漫改红妆傲晚霞”,诗人用“玉质”与“新雪”来形容木芙蓉的纯洁无瑕,展现出其高贵的气质,而“漫改红妆傲晚霞”则暗含对花朵不随意改变本色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花朵的珍视。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心里未乾千点泪,水边遥听数声蛙”,表现出内心的忧伤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而最后一句“罗城自古多奇种,何日传来处士家”,则表达了对隐士文化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朵朵枝梢雨后斜:描绘雨后木芙蓉花朵轻倚枝头的姿态,给人以生动的视觉感受。
  2. 高秋颜色为谁奢:诗人疑问秋天的美丽色彩究竟是为谁而存在,反映出对美的思考。
  3. 自来玉质同新雪:将木芙蓉的洁白比作玉和新雪,显示其纯洁。
  4. 漫改红妆傲晚霞:木芙蓉不随意改变自身的色彩,表现出一种高傲与自信。
  5. 心里未乾千点泪:表达内心情感的复杂与忧伤。
  6. 水边遥听数声蛙:在水边静静聆听青蛙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7. 罗城自古多奇种:提到罗城的丰富植物,表现出对自然的珍视。
  8. 何日传来处士家:对隐士文化的向往,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玉质同新雪”,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拟人:花朵的姿态和情感被赋予人性,使其更具魅力。
  • 对仗:如“漫改红妆傲晚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细腻,给人以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芙蓉:象征高洁与美丽。
  • 雨后:代表新生与希望。
  • 晚霞:象征美好的时光与短暂的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朵朵枝梢雨后斜”中“斜”的意思是: A. 水平
    B. 倾斜
    C. 垂直
    D. 正直

  2. “心里未乾千点泪”中的“千点泪”是指什么? A. 伤心
    B. 快乐
    C. 希望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罗城”是指什么地方? A. 一座城池
    B. 一个国家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动物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咏雨后木芙蓉》与《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赋得古原草送别》更侧重于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明代诗人黄粤研究》
  3. 《诗词与人生:从古诗看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