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杂诗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2:26:33意思解释
还乡杂诗 其二
作者: 高望曾 〔清代〕
原文展示:
山行不逢人,尚余豺虎迹。
下马读残碑,道旁小歇息。
乡人荷担来,累累此何物。
前肩挂髑髅,后担束骸骨。
为言荒村中,狼藉无人恤。
官局论斤买,易米计亦得。
败骼搀牛羊,真伪孰能别。
山南净慈旁,山北栖霞侧。
荒冢何纷纭,千魂共一穴。
岂无忠与贞,岂无豪与杰。
身后谁得丧,都付一丘貉。
俯首念妻孥,泪下衣襟湿。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行走遇不到人,地上还留有豺狼的足迹。
下马阅读残破的碑文,路边稍作歇息。
乡里人挑着担子而来,这上面装的是什么呢?
前肩挂着骷髅,后面担着束缚的骸骨。
说是荒村里,狼藉一片无人关心。
官府按斤买卖,换米也能得。
破败的骨骼夹杂着牛羊,真伪谁能分辨?
山南的净慈寺旁,山北的栖霞山边。
荒冢何其繁多,千魂共一个坟穴。
难道没有忠贞之人,难道没有豪杰之士?
身后谁能幸存,皆付一丘野狗。
低头默念妻儿,泪水湿透衣襟。
注释:
- 豺虎迹:指豺狼和老虎的足迹,象征着荒凉与凶险。
- 残碑:指破损的碑文,承载着过往的记忆与哀痛。
- 骷髅、骸骨:象征死亡和战争的残酷。
- 狼藉:指一片狼藉,混乱不堪的状态。
- 官局:指官府,暗指腐败的官僚体系。
- 荒冢:荒凉的坟墓,象征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望曾,清代诗人,生于战乱年代,作品多反映社会动荡、民生疾苦,诗风沉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中期,正值战乱频繁、民众苦难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荒凉的乡村与战后的惨状,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争的控诉。
诗歌鉴赏:
《还乡杂诗 其二》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沉重感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描写山间的荒凉景象,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惨痛后果。诗的前两句便以“山行不逢人,尚余豺虎迹”引入,表现出一种孤独和绝望的氛围。接着,诗人看到乡人挑来的担子上挂着骷髅,后面则是骸骨,这种直接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诗中还提到“官局论斤买”,暗示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官府竟将尸骨视作交易的物品。这种对比使得人们不禁反思社会的冷漠与无情。在“荒冢何纷纭,千魂共一穴”的诗句中,诗人用“千魂共一穴”深刻地描绘了死者的无辜与无奈,表达了对战死者的悼念。
最后,诗人俯首念妻儿,泪下衣襟湿,展现了对家庭的深切思念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沉痛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行不逢人:表明作者在山中行走的孤独与寂寞。
- 尚余豺虎迹:暗示环境的危险与荒凉。
- 下马读残碑:停下来阅读残碑,象征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
- 乡人荷担来:乡人挑着担子,带来的是死亡的痕迹。
- 累累此何物:提问,表达对所见的震惊与不解。
- 前肩挂髑髅,后担束骸骨:直接描绘战争的惨烈,令人心痛。
- 为言荒村中:说明村子的荒凉与无人关心的现状。
- 官局论斤买:隐喻官府的腐败。
- 败骼搀牛羊:死亡的骨骼与牲畜混杂,显示战争的无情。
- 荒冢何纷纭:荒冢众多,象征着无数的亡灵。
- 岂无忠与贞:反问,强调忠贞之士的牺牲。
- 俯首念妻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骷髅和骸骨比作担子,突显战争的残酷。
- 对仗:如“前肩挂髑髅,后担束骸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提问加深了对历史的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悲伤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无辜死者的哀悼。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人性的脆弱与社会的冷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豺虎:象征危险与恐惧。
- 骷髅、骸骨:死亡的象征,反映战争的残酷。
- 荒冢:象征无数无辜者的葬身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残碑”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历史
B. 战争的胜利
C. 个人的荣誉 -
“前肩挂髑髅,后担束骸骨”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与绝望
C. 兴奋 -
诗中提到的“官局论斤买”暗示了什么? A. 官府的公正
B. 官府的腐败与冷漠
C. 官府的仁爱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家国情怀。
- 李白的《将进酒》:虽风格不同,但同样蕴含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将《还乡杂诗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均描绘了战乱带来的困苦与哀伤,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而高望曾的诗则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沉重感。二者相互映衬,共同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苦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