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木芙蓉》

时间: 2025-01-19 21:38:29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窗前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白话文翻译:

在窗前的木芙蓉,经过寒冷的侵袭孤独地开放,
花心应该和客人的心情一样苦涩。
更是因为青女的留连,
才让人不去怨恨红花和绿叶。

注释:

字词注释:

  1. 木芙蓉:一种植物,花色鲜艳,通常生长在南方。
  2. 辛苦:艰难的经历,这里形容花开的不易。
  3. 青女:指的是春天的女神,寓意青春活泼。
  4. 愁红怨绿:指对红花和绿叶的怨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嫉妒和不满。

典故解析: “青女”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代表着青春和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仲淹,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常描绘田园风光和人情世态,其作品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范成大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在当时,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常常感受到孤独和无奈。

诗歌鉴赏:

《窗前木芙蓉》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借助自然景物抒发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涩。开头“辛苦孤花破小寒”,通过描绘寒冷天气下孤独的木芙蓉花,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脆弱的感慨。花虽美丽却生长艰难,象征着人在生活中遭遇的困境和不易。接着“花心应似客心酸”,诗人引入了自身的情感,将花的苦涩与人的心情相联系,表达了他对人生苦旅的感悟。

“更凭青女留连得”一句,青女的留连不仅代表着春天的美好,还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而“未作愁红怨绿看”则揭示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复杂情感,既有欣赏也有嫉妒,反映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心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深思,同时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辛苦孤花破小寒:这句描绘了在寒冷的季节中,孤独的木芙蓉花艰难地绽放,暗示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2. 花心应似客心酸:花的内心感受与人的内心相呼应,表达了孤单与心酸的情感。
  3. 更凭青女留连得:青女的存在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暗示着对美好的依恋。
  4. 未作愁红怨绿看:表达一种复杂的心情,既有对红花绿叶的欣赏,也夹杂着嫉妒和怨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苦涩比作人的心情,增强情感的共鸣。
  • 拟人:赋予花以人的情感,使得自然与人心相连,增加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如“愁红怨绿”,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生命的孤独与美好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生苦涩的感慨。通过对木芙蓉的描写,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木芙蓉:象征美好与孤独,代表生命的脆弱。
  2. 小寒:象征苦涩的生活环境,暗示生命的斗争。
  3. 青女:春天的象征,代表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木芙蓉”象征着: A. 春天的希望
    B. 生命的孤独
    C. 人们的快乐
    D. 自然的美好

  2. “花心应似客心酸”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是: A. 高兴
    B. 孤独与苦涩
    C. 愤怒
    D. 平静

  3. 诗中提到的“青女”指的是: A. 秋天
    B. 春天的女神
    C. 一位少女
    D. 一种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窗前木芙蓉》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与苦涩的情感,而后者则强调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的感慨。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独特理解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范成大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