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帏幔高深夜漏长,
颇从诗酒傲冰霜。
烛花渐暗人初睡,
金兽无烟却有香。
白话文翻译:
夜深帏幔高悬,时间在慢慢流逝。我在诗酒中无所畏惧,傲视寒冷的冬霜。烛光渐渐暗淡,人们已经入睡。金色的香炉冒出香烟,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注释:
- 帏幔:指用来遮挡的帷幕。
- 夜漏:指夜晚的时光流逝,漏,指时间流逝的计量。
- 颇:相当、颇为。
- 傲冰霜:傲视严寒,形容心情豁达。
- 烛花:指蜡烛的光亮。
- 金兽:指金属制的香炉,古代常用兽形装饰。
- 无烟却有香:形容香炉中的香料燃烧时,散发香气而不冒烟。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通过“诗酒傲冰霜”的表述,能看出诗人对诗酒的热爱和高洁情操的追求,反映出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觏(生卒年不详),字惟正,号阮山,宋代诗人,性格豁达,擅长诗词,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一个深夜的闲暇时刻,诗人与友人相聚,享受诗酒的雅趣,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精神生活和享受夜晚宁静的情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沉浸在诗酒之中,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开头的“帏幔高深夜漏长”不仅展示了夜深的氛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在这段孤独的时光中,借助诗酒抒发心中情感,表现出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
“颇从诗酒傲冰霜”则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尽管外界环境严寒,他依然心态从容,表现出一种不畏困难、追求理想的高尚情操。接下来的“烛花渐暗人初睡”描绘了夜晚渐深,周围的人都已入睡,烛光的微弱也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最后一句“金兽无烟却有香”则通过香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享受,尽管没有浓烟四起,却有细腻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高雅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文人雅士的内心世界,强调了在喧嚣的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帏幔高深夜漏长:夜深人静,帷幕高悬,时间缓缓流逝,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颇从诗酒傲冰霜:诗人借助诗酒,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傲视冬天的寒冷。
- 烛花渐暗人初睡:烛光逐渐暗淡,周围的人也开始酣睡,暗示夜色的深沉。
- 金兽无烟却有香:香炉在没有烟雾的情况下,依然散发着香气,象征着内心的纯净和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漏”比作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
- 拟人:烛光“渐暗”,赋予了烛光生命感。
- 对仗:如“无烟却有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深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中追求精神享受的情感,体现了在寒冷的外界中,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帏幔:象征隐秘与安静的环境。
- 诗酒:象征文人精神生活的追求与享受。
- 烛光:象征温暖、宁静的氛围。
- 金兽:象征高贵与雅致,香炉的存在增强了文化品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帏幔”指的是什么? A. 帐篷
B. 窗帘
C. 遮挡物
D. 高墙 -
诗中“傲冰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A. 厌世
B. 无畏
C. 失落
D. 忧伤 -
“金兽无烟却有香”中的“金兽”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香炉
C. 书籍
D. 酒器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念之情,但更注重于对亲情的寄托。
- 李白《夜泊牛津》:强调孤独感和对自由的向往,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与评析》
- 《中国古典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