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二十九》
时间: 2025-01-06 13:12: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二十九
作者:刘克庄 〔宋代〕
礼乐衣冠,浑靠定堂堂国老。出双手把天裂处,等闲补了。谢傅东山心未遂,周郎赤壁功犹小。事难于张赵两元台,扶炎绍。恢鹤禁,迎商皓。开兔苑,延枚叟。喜奎星来聚,旄头都扫。重译争询裴令貌,御诗也祝汾阳考。更何须远向海山求,安期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定繁荣的国家,礼乐制度和衣冠都已经确立,国家的长者和权威都在为国事操心。诗人用双手来修补天裂的地方,显得轻松自如。谢傅虽然心怀东山之志,却未能实现,周郎在赤壁的功业也显得微不足道。治理国家的难度超过了张良和赵云的功勋,扶持炎帝和绍继的任务更是艰巨。恢复鹤禁之制,迎接商皓的到来。打开兔苑,邀请枚皓来访。喜庆奎星的聚集,旄头的荣光也随之而来。重译争议,询问裴令的容貌,祝愿汾阳的考核也能顺利。更何必远赴海山去寻求安期的枣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礼乐:古代礼仪和音乐。
- 国老:指国家的长者或权威人物。
- 双手把天裂:比喻用自己的努力去修补国家的危机。
- 谢傅:指谢安,东山隐士,意为隐居不仕。
- 周郎:指周瑜,赤壁之战的名将。
- 张赵:指张良和赵云,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谋士和将领。
典故解析:
- 谢傅东山心未遂:指谢安因隐居而未能施展才能。
- 周郎赤壁功犹小:强调周瑜的成就与国家的整体需要相比显得微小。
- 安期枣:安期生是个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士,枣子象征着长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其作品多以历史典故和个人经历为基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中,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和内部动乱,诗人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期望。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满江红 其二十九》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时局关怀的诗作。诗中,作者以礼乐、衣冠为开头,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国家形象,展现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诗歌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出诗人对于历史成就的反思,谢安与周瑜的提及引出对人才的渴求和对历史的敬畏。随后,诗人在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中引入了张良和赵云的事迹,强调了治理的艰难与复杂性,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与焦虑。
在形式上,诗歌采用了铺陈的手法,通过对比和典故的引用,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历史感。同时,诗中还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表现在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国家的热爱。诗人用“开兔苑,延枚叟”来象征着对人才的欢迎和期望,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激昂与沉思的结合,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最终,诗人以“更何须远向海山求,安期枣”来表达一种对现实的安定的向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礼乐衣冠,浑靠定堂堂国老。
表达了国家的礼仪制度和文化的建立,依赖于国家长者的智慧与经验。 -
出双手把天裂处,等闲补了。
形象地表达出诗人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去修复国家的困境。 -
谢傅东山心未遂,周郎赤壁功犹小。
表达对谢安和周瑜的成就的思考,意味着历史上虽有英雄,但现实的挑战仍然存在。 -
事难于张赵两元台,扶炎绍。
指出治理国家的艰难,张良和赵云的功绩在现实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
恢鹤禁,迎商皓。
提出对恢复国家制度的期待,欢迎优秀人才的到来。 -
开兔苑,延枚叟。
进一步展示对人才的渴望与期待。 -
喜奎星来聚,旄头都扫。
预示着吉祥之兆的到来,国家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
重译争询裴令貌,御诗也祝汾阳考。
表示对人才的重视,同时也对历史人物的评估。 -
更何须远向海山求,安期枣。
强调对现实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安定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把天裂处”比喻国家的危机。
- 对仗:如“开兔苑,延枚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提及历史人物,形成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国家治理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关注,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礼乐:象征着国家的文化与制度。
- 国老:代表权威与智慧。
- 谢傅、周郎:历史人物的象征,代表着理想与未遂的抱负。
- 鹤禁、兔苑:象征着国家的制度与人才的聚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国老”指的是谁?
A. 历史人物
B. 国家长者
C. 诗人本身
答案:B -
“谢傅东山心未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满足
C. 无畏
答案:A -
“安期枣”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长生不老
B. 丰收
C. 家庭和睦
答案:A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刘克庄的《满江红 其二十九》,通过多角度的解析和丰富的背景资料,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