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辛弃疾
石壁云积渐高。
溪声绕屋几周遭。
自从一两花零乱,
却爱微风草动摇。
呼玉友,荐溪毛。
殷勤野老苦相邀。
杖藜忽避行人去,
认是翁来却过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石壁上云层逐渐堆积得越来越高,溪水的声音环绕着屋子传来。自从那一两朵花零星散落,我更喜欢微风吹动草儿摇曳的样子。呼唤我的好友,推荐那溪水边的美好。热情的老农苦苦相邀,我拿着拐杖忽然避开了行人,认出是那位老翁经过桥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石壁:指山石的壁面。
- 云积:云层堆积。
- 溪声:溪水流动的声音。
- 荐:推介,推荐。
- 野老:指乡间的老人。
- 杖藜:拄着拐杖。
- 翁:老人,常用来指代年长的男性。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引用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杖藜”可联想到古代文人隐居山林的生活,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词风豪放,情感丰富,常以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南宋的战乱,深深关注国家的命运。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军事压力加大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鹧鸪天》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谊的渴望。首联“石壁云积渐高”一句,勾勒出一种静谧而又高远的山水意境,带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溪声环绕屋舍,声响清脆,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柔情。接着,诗人提到“自从一两花零乱”,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微风拂动草木,诗人对此充满欣赏,传递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美。
三四句“呼玉友,荐溪毛”,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诗人希望通过邀约好友来共享这美好的自然景象,体现了人际关系中对友谊的珍视。而最后几句则含有一丝萧瑟和淡淡的遗憾,“杖藜忽避行人去”,显示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回避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矛盾,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壁云积渐高:描写云雾在山石上逐渐堆积,形成高耸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
- 溪声绕屋几周遭:溪水流动的声音环绕着房屋,给人以生动的自然感。
- 自从一两花零乱:提到花朵的零散,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的怀念。
- 却爱微风草动摇:诗人更喜欢微风拂动草木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呼玉友,荐溪毛:呼唤朋友来共享自然美景,体现对友谊的重视。
- 殷勤野老苦相邀:热情的乡间老人邀请诗人,表现出人情的温暖。
- 杖藜忽避行人去:诗人选择避开行人,暗示对世俗的疏离。
- 认是翁来却过桥:最后认出过桥的是一位老翁,增加了一丝生活的幽默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积”,通过形象的描绘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
- 拟人:溪水的声音被描绘成环绕的动作,赋予自然以生命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渴求和对生活的淡淡感慨,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高远、自由,反映诗人的理想追求。
- 溪水:代表流动的生命,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花:象征短暂与美丽,代表生命的脆弱。
- 草:象征生命的顽强与生机,表现自然的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云积”主要形容什么?
A. 天空的晴朗
B. 云层的堆积
C. 风的强烈
D. 花的凋零 -
诗人对友谊的态度是:
A. 轻视
B. 渴望
C. 疏离
D.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杖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酒
C. 拐杖
D. 一种乐器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感受。
- 杜甫的《望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鹧鸪天》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描写自然景色,但辛弃疾更着重于人情与内心情感,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的壮丽与雄伟。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鹧鸪天》这首诗的意蕴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