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棹清江》

时间: 2024-09-19 21:51:53

舣棹江滨访旧游,十年重到戏渔洲。

不知芳树在何许,但见落花从此流。

我醉欲眠因假榻,客行未定且登楼。

有钱賸买张家酒,准备明朝话别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舣棹江滨访旧游,
十年重到戏渔洲。
不知芳树在何许,
但见落花从此流。
我醉欲眠因假榻,
客行未定且登楼。
有钱賸买张家酒,
准备明朝话别愁。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停船游访旧地,
十年后再次来到这片渔洲。
不知道那美丽的花树在哪里,
只见落花随水漂流而去。
我因醉酒想要入睡,
身为客人行程未定先登楼。
有钱就剩下买张家的酒,
准备明天告别时的愁苦。

注释:

  • 舣棹:停船,棹指的是船桨。
  • 旧游:旧日游玩之地,指作者曾经游玩的地方。
  • 戏渔洲:渔洲是指捕鱼的地方,戏渔意味着在此地嬉戏玩耍。
  • 芳树:美丽的花树,芳指香气。
  • 落花:指花瓣,因风雨或时间而落下。
  • 假榻:借来的床,指在外借宿。
  • 张家酒:指张家出产的美酒,可能是当地著名的酒。

典故解析:

此诗中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十年重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而“落花”意象则常用来表达无常与惆怅,符合古诗的常见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宋代)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重游旧地之际,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而这一背景也与当时社会动荡、离散的情景相呼应。

诗歌鉴赏:

《舣棹清江》是戴复古的一首抒情诗,诗中流露出浓浓的乡愁与对旧时光的追忆。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重游故地的情景,带着深厚的情感,时光的流转让这次重游多了一份感慨。尤其是“十年重到”,不仅体现了时间的久远,更反映了人生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芳树在何许,但见落花从此流”,诗人陷入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惋惜和对现实的无奈,落花随水漂流,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时光的无情。诗中有一丝淡淡的忧伤,表现了生离死别、时光荏苒的哲学思考。

而后四句则表现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态度。醉酒后想要入睡,显示出对生活的放松心态。在这一刻,诗人选择享受当下的宁静,尽管心中也有对明天离别的愁苦,但这种愁苦并未让他失去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有钱賸买张家酒”,既是对生活的调侃,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预示着即使有离别的愁苦,生活仍需继续。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思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舣棹江滨访旧游:在江边停船,去访问曾经游玩的地方。
  2. 十年重到戏渔洲:十年后再次来到这个渔洲,时间的跨度令人感慨。
  3. 不知芳树在何许:不知道那些美丽的花树现在在哪里。
  4. 但见落花从此流:只看到飘落的花瓣随着水流而去,象征着无常和流逝。
  5. 我醉欲眠因假榻:我因醉酒想要入睡,借宿于他人之处。
  6. 客行未定且登楼:作为客人的我行程未定,先登上楼去看看。
  7. 有钱賸买张家酒:我还剩下些钱,准备买张家出产的酒。
  8. 准备明朝话别愁:为明天的告别感到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落花随水漂流比喻过往的岁月和美好事物的逝去。
  • 拟人:将落花赋予了流动的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使诗句更加工整,韵律感更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离别面前的淡然与乐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滨:象征着流动的时间和生命的河流。
  • 芳树:代表青春、美好与希望。
  • 落花:象征着无常、惆怅与失去。
  • 假榻:反映出诗人身在异乡的孤独感。
  • :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年重到”指的是: A. 十年前的游玩
    B. 十年后再次的重游
    C. 十年的漫长等待
    答案: B

  2. “不知芳树在何许”中的“芳树”是指: A. 有香气的树
    B. 美丽的花树
    C. 参天大树
    答案: B

  3. 诗人在江边的状态是: A. 心情愉悦
    B. 昏昏欲睡
    C. 忧伤满怀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江雪》(柳宗元)与《舣棹清江》同为描写江河景色的诗作,但《江雪》更为孤独和凄清,而《舣棹清江》则带有怀旧和生活的气息。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取向,前者体现了对孤独的深刻反思,后者则显示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词入门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