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麦熟
作者: 戴复古
四野萧条甚,百年无此荒。
早禾遭夏旱,晚稻被虫伤。
富室无储粟,农家已绝粮。
逢人相告语,生理尚茫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严重干旱造成的荒年,四周荒凉,已经有百年未见如此的灾荒。早熟的禾苗遭遇了夏季的干旱,晚稻又受到虫害的侵袭。富裕的人家没有粮食储备,农民的粮食也早已耗尽。每当遇到人们交流时,都只能感叹生活前途渺茫。
注释:
- 四野:四面八方,指整个地区。
- 萧条:荒凉、凋零。
- 早禾:早熟的禾苗,指小麦等作物。
- 夏旱:夏季的干旱天气。
- 晚稻:晚熟的稻子。
- 虫伤:虫害导致的损伤。
- 富室:富裕的人家。
- 储粟:储存的粮食。
- 农家:农民的家庭。
- 绝粮:没有粮食了。
- 生理尚茫茫:生活的前景依然渺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约公元1100年-约1170年),字君复,号复古,南宋诗人,擅长诗歌,尤以写景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百姓疾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嘉熙己亥年(公元1189年),当时正值严重干旱,导致农作物歉收,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灾害,表达对农民困境的同情与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诗歌鉴赏:
戴复古的《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麦熟》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因干旱而导致的荒年景象。诗的开头“四野萧条甚,百年无此荒”,用“百年”这个极端的时间长度,强调了干旱的严重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接下来的“早禾遭夏旱,晚稻被虫伤”,则具体描绘了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双重打击,显示出自然界对人类生存的无情。
“富室无储粟,农家已绝粮”一句,揭示了经济困难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影响,富裕人家尚且没有粮食储备,说明了社会的不安定。最后一句“逢人相告语,生理尚茫茫”更是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忧愁。整首诗在悲凉的基调中,流露出对农民生存困境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大自然无情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野萧条甚,百年无此荒:描绘了环境的萧条,强调干旱的严重程度。
- 早禾遭夏旱,晚稻被虫伤:具体说明干旱和虫害对作物的影响,展现了自然灾害的双重打击。
- 富室无储粟,农家已绝粮:反映了经济困境,富裕人家和农民都难以自保。
- 逢人相告语,生理尚茫茫:表达了对生活前景的迷茫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富裕人家与农民的对比,突显了社会的普遍困境。
- 夸张:使用“百年无此荒”来强调干旱的严重性。
- 意象:自然灾害如干旱、虫害成为人们生活困苦的象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反映了社会不安定和人们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农民困境的关切,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和生存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萧条:象征荒凉与绝望。
- 禾:代表粮食与生活的希望。
- 虫:暗示着自然界的破坏力量。
- 粮:象征着生存与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 A. 春天的景色
- B. 干旱造成的荒年
- C. 富人生活的奢华
-
诗中提到的“富室无储粟”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富人很富有
- B. 社会经济的普遍困境
- C. 农民的辛苦
-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 A. 欢乐
- B. 悲凉与忧愁
- C. 激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争与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白居易的《卖炭翁》:描绘了农民的困苦生活。
诗词对比:
- 戴复古的《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麦熟》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但戴复古更侧重于自然灾害的直接影响,而杜甫则更关注战乱带来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了解宋代诗人的作品和风格。
- 《唐诗三百首》:对比唐诗与宋诗的不同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