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自此后诗在渭村作)》

时间: 2025-01-19 19:55:17

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

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

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

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

操之多惴栗,失之又悲悔。

乃知名与器,得丧俱为害。

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

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遣怀(自此后诗在渭村作)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
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
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
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
操之多惴栗,失之又悲悔。
乃知名与器,得丧俱为害。
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
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


白话文翻译:

将心灵寄托在身体之内,情感隐藏于心中。
这身体外在于物,何必为情爱而苦恼呢?
更何况还有那些虚假的装饰,比如华丽的簪子和高雅的车盖。
这些装饰与身体疏离,实在是外物的东西。
若过于操心,便会感到惴惴不安;失去后又会感到悲伤和悔恨。
因此,才明白名声和物质地位,得与失都是一种祸害。
我在这简陋的屋子里,周围只有萝卜和蕨菜作为装饰。
但我能领悟到这种道理,虽然生活贫穷,内心却非常安泰。


注释:

  • :寄托、安放。
  • 此身是外物:指身体是外在物质,非内心所寄托的真实自我。
  • 华簪及高盖:华丽的发饰和高档的车子,象征奢华的外在物质。
  • 操之多惴栗:过于操心反而令人不安。
  • 环堵:形容屋子简陋,四壁环绕。
  • 萝蕙:指野菜,此处用以形容生活的清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广泛的题材而闻名。他的诗作涵盖了政治、社会、爱情等多个方面,尤其以《长恨歌》和《琵琶行》最为人称道。白居易在晚年时,因政治失意而隐居于渭村,创作了大量反映个人内心世界的作品。

创作背景:

《遣怀》是白居易在渭村隐居时所作,时值壮年失意,内心感慨万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遣怀》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人对外在物质的执着与内心的平和之间的关系。诗人首先强调内心的寄托应在身体与心灵之间,而非依附于外在的物质。这种哲学思考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他指出,若过于关注外在的名声与物质,便会陷入苦恼与悔恨之中。诗中提到的“华簪及高盖”,不仅仅是对奢华生活的批判,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

在生活的简陋中,白居易找到了内心的安宁。“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珍视与内心的满足。白居易在此诗中表现出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值得后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强调心灵与性情应寄托于身体与内心之中。
  2. 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身体是外在的,何必为情感的纠葛而苦恼。
  3. 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更有那些虚假的装饰品,反映出对外物的依赖。
  4. 此又疏于身,复在外物外:这些装饰与身体相疏远,实际上是外物的负担。
  5. 操之多惴栗,失之又悲悔:过于担心外物,会让人心烦意乱;失去后又会感到悔恨。
  6. 乃知名与器,得丧俱为害:明白名声与物质的得失都是祸害。
  7. 颓然环堵客,萝蕙为巾带:形容自己在简陋环境中,周围只有野菜作为装饰。
  8. 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领悟到内心的道理,虽然生活贫困,内心却安宁。

修辞手法:

  • 对比:身体与内心的对比,外在物质与内心平静的对比。
  • 象征:华簪、高盖象征外在的奢华与虚假,萝蕙则象征朴实的生活。
  • 反语:通过对名与器的反思,表现对名利的轻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与名利的超脱,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的重要性。白居易通过对生活的反思,倡导一种简朴而充实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簪:象征外在的华丽与虚荣。
  • 高盖:象征物质的奢侈。
  • 萝蕙:象征自然与朴素的生活方式。
  • 环堵:象征简陋的居住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遣怀》中强调心灵寄托于哪里? A) 外在物质
    B) 身体和心灵
    C) 名声和地位
    D) 他人的看法

  2. 诗中提到的“华簪及高盖”是指什么? A) 贫穷的生活
    B) 奢华的外在装饰
    C) 朴素的生活方式
    D) 自然的美丽

  3. “自得此道来,身穷心甚泰”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C) 对名声的渴望
    D) 对他人的依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体现诗人的情感内涵。
  • 《登高》 杜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内心的忧愁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饮酒》 陶渊明:同样表达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强调了内心的丰富与外在的简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集》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遣怀》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