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

时间: 2025-01-17 10:32:54

百虫笑秋律,清削月夜闻。

晓棱视听微,风剪叶已纷。

君子鉴大雅,老人非俊群。

收拾古所弃,俯仰补空文。

孤韵耻春俗,馀响逸零雰。

自然蹈终南,涤暑凌寒氛。

岩霰不知午,涧澌镇含曛。

曾是醒古醉,所以多隐沦。

江调乐之远,溪谣生徒新。

众蕴有馀采,寒泉空哀呻。

南谢竟莫至,北宋当时珍。

赜灵各自异,酌酒谁能均。

昔咏多写讽,今词讵无因。

品松何高翠,宫殿没荒榛。

苔趾识宏制,沙潈游崩津。

忽吟陶渊明,此即羲皇人。

心放出天地,形拘在风尘。

前贤素行阶,夙嗜青山勤。

达士立明镜,朗言为近臣。

将期律万有,倾倒甄无垠。

鸑鷟应蟋蟀,丝毫意皆申。

况于三千章,哀叩不为神。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

作者: 孟郊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百虫笑秋律,清削月夜闻。
晓棱视听微,风剪叶已纷。
君子鉴大雅,老人非俊群。
收拾古所弃,俯仰补空文。
孤韵耻春俗,馀响逸零雰。
自然蹈终南,涤暑凌寒氛。
岩霰不知午,涧澌镇含曛。
曾是醒古醉,所以多隐沦。
江调乐之远,溪谣生徒新。
众蕴有馀采,寒泉空哀呻。
南谢竟莫至,北宋当时珍。
赜灵各自异,酌酒谁能均。
昔咏多写讽,今词讵无因。
品松何高翠,宫殿没荒榛。
苔趾识宏制,沙潈游崩津。
忽吟陶渊明,此即羲皇人。
心放出天地,形拘在风尘。
前贤素行阶,夙嗜青山勤。
达士立明镜,朗言为近臣。
将期律万有,倾倒甄无垠。
鸑鷟应蟋蟀,丝毫意皆申。
况于三千章,哀叩不为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清冷与宁静,虫鸣与月光交织,诗人细致入微地观察自然,感受秋的律动。君子修身养性,老者虽非俊杰,但仍有其独特的风采。诗人希望能够拾起古代的诗文,弥补流传下来的空白,孤独的韵致不屑于世俗的春风,余音袅袅,似乎超脱了世俗的喧嚣。自然的景象令人回归于宁静,清凉的空气洗净了炎热的氛围。岩石上的霜不知道已经是中午,溪水的哗哗声镇静了黄昏的氛围。诗人曾经醉心于古诗,所以常常沉迷于内心的隐秘情感。江水的调子远去,溪边的歌谣徒有其表,众多的蕴藏只有在寒泉的哀鸣中显露出来。南方的谢安再也无法到达,北方的宋代诗篇则被珍视。各自的灵性各有不同,谁能均匀地品味酒的滋味呢?昔日的咏叹多含讽刺,今天的诗句又何尝没有缘由?品味松树的高翠,宫殿却被荒草所掩埋。苔藓的足迹识别出宏伟的建筑,沙滩上的波浪翻滚着崩溃的渡口。忽然吟咏起陶渊明,这就是传说中的羲皇人。心灵已经超越了天地的束缚,然而身躯依然拘泥于尘世的风尘。前贤的素行是阶梯,长久以来嗜好青山的勤劳。达士如明镜般清晰,朗声言语为近臣所倾听。将要追求万物的法则,倾倒无边的酒杯。鸑鷟应和蟋蟀,丝毫的情意都得以表达。更何况有三千章的文字,哀叹的声音又何能成为神的象征?


注释

  • 百虫:指各种虫鸣,象征秋天的声音。
  • 秋律:秋天的节律,指自然的变化。
  • 清削:形容月光清澈而明亮。
  • 孤韵:孤独的韵味,指与世俗不同的高雅情趣。
  • 羲皇人:传说中黄帝的另一称谓,象征高雅和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敬之,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今河南省,因其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晚年为翰林学士,以个性独立和诗才闻名于世。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传承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透过虫鸣、月夜、叶落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百虫”、“霜”、“涧澌”,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不仅描绘了外部世界的美丽,同时也内省了自我的情感与思想。

在结构上,诗句的安排层次分明,前半部分以景物描写为主,后半部分则逐渐转向诗人的内心独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对古典文化的重视,体现了他对传统诗歌的敬仰与追求,尤其在表达孤独与超脱的情感时,更为深刻。最终,诗人通过对陶渊明的引用,将自己的理想人格与追求表达得尤为清晰。

整首诗在语言上也颇具特色,字句凝练而富有韵律感,体现了孟郊的文学才华。其情感基调在深邃与孤独中透露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虫笑秋律:虫鸣声声似乎在欢笑,暗示秋天的到来。
  2. 清削月夜闻:在清澈的月夜中,虫鸣声更加清晰可闻。
  3. 晓棱视听微:黎明时分,光线微弱,听觉也变得更加敏锐。
  4. 风剪叶已纷:风轻轻吹动,树叶飘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5. 君子鉴大雅:君子能够鉴赏高雅的事物。
  6. 老人非俊群:老者虽然不如年轻俊杰,但仍有其独特之处。

(后续句子以此类推,逐句进行详细分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百虫笑”,将虫鸣比作笑声,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例如“岩霰不知午”,使景物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展现了对古典文化的重视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人在自然的宁静中反思自我,表达了孤独与高洁的情感,同时也对社会、对世俗进行了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虫鸣:象征秋天的声音,同时也暗示生命的韧性与自然的变化。
  • 月光:象征清晰与纯净,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青山:象征理想与追求,代表了诗人向往的高洁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百虫笑秋律”中的“秋律”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律动
    • B. 秋天的气候
    • C. 秋天的节气
    • D. 秋天的风俗
  2. 诗中提到的“羲皇人”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情感
    • B. 高雅与超脱
    • C. 社会的风俗
    • D. 自然的景象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描绘虫鸣?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夸张
    • D. 排比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孟郊《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 vs 杜甫《春望》: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孟郊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与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反映社会现实与国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孟郊诗选》

相关诗句

百虫笑秋律,清削月夜闻。下一句是什么

晓棱视听微,风剪叶已纷。上一句是什么

晓棱视听微,风剪叶已纷。下一句是什么

君子鉴大雅,老人非俊群。上一句是什么

君子鉴大雅,老人非俊群。下一句是什么

收拾古所弃,俯仰补空文。上一句是什么

收拾古所弃,俯仰补空文。下一句是什么

孤韵耻春俗,馀响逸零雰。上一句是什么

孤韵耻春俗,馀响逸零雰。下一句是什么

自然蹈终南,涤暑凌寒氛。上一句是什么

自然蹈终南,涤暑凌寒氛。下一句是什么

岩霰不知午,涧澌镇含曛。上一句是什么

岩霰不知午,涧澌镇含曛。下一句是什么

曾是醒古醉,所以多隐沦。上一句是什么

曾是醒古醉,所以多隐沦。下一句是什么

江调乐之远,溪谣生徒新。上一句是什么

江调乐之远,溪谣生徒新。下一句是什么

众蕴有馀采,寒泉空哀呻。上一句是什么

百虫笑秋律,下一句是什么

清削月夜闻。上一句是什么

清削月夜闻。下一句是什么

晓棱视听微,上一句是什么

晓棱视听微,下一句是什么

风剪叶已纷。上一句是什么

风剪叶已纷。下一句是什么

君子鉴大雅,上一句是什么

君子鉴大雅,下一句是什么

老人非俊群。上一句是什么

老人非俊群。下一句是什么

收拾古所弃,上一句是什么

收拾古所弃,下一句是什么

俯仰补空文。上一句是什么

俯仰补空文。下一句是什么

孤韵耻春俗,上一句是什么

孤韵耻春俗,下一句是什么

馀响逸零雰。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