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悼幼子
作者:孟郊
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
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
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
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
白话文翻译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幼子早逝的深切哀痛。诗人关上了黄蒿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沉浸在悲伤中,无法听到白天的事务。生命的气息如风般散去,身体的残骸化为尘土。幼子对我有十年的恩情,而我却只欠他千行泪水。在北原上洒下这些泪水,不用等到秋风来临。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蒿门:黄蒿是一种植物,可能象征着荒凉与死亡,闭上门即表示与外界的隔绝。
- 白日事:白天的事情,指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 生气:指活力、生机。
- 枯骸:指死亡后的尸体,衰败的身体。
- 负我十年恩:指幼子在世时给予的情感与情义。
- 欠尔千行泪:表示自己对幼子的思念和悲伤,泪水如潮。
- 北原:北方的荒原,象征着死亡和失落。
- 秋风:象征悲伤与凋零的季节,诗人不愿等到秋风来临才表达自己的哀痛。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整体情感与唐代诗人对亲情、生命无常的思考有很大关系,体现了那个时代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高远的诗风闻名,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多体现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
创作背景
《悼幼子》创作于孟郊失去幼子的痛苦之际,反映出他对孩子的深切怀念和无法弥补的遗憾。在唐代,亲情的纽带被高度重视,幼子的夭折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诗歌鉴赏
《悼幼子》是一首充满悲痛与思念的诗作。诗中通过“闭黄蒿门”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因失去幼子而对外界的漠视与封闭,仿佛在这样的悲痛中,所有的生活琐事都变得无关紧要。接着,诗人以“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来表现生命的无常与脆弱。这里不仅是对幼子生命的追忆,更是对自身存在的深刻反思。
“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则是诗中情感的高潮,十年间的亲情厚重,然而在失去后,只有无尽的眼泪来倾诉思念与悔恨。最后一句“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更是将悲伤的情感外化,似乎即使没有秋风的到来,诗人也将继续以泪水祭奠逝去的幼子。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诗人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出父母失去子女的深切痛苦,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亲情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闭黄蒿门:诗人关闭了生死的门,隔绝一切,表达悲痛。
- 不闻白日事:生活琐事在此刻显得无足轻重,诗人沉浸在悲痛中。
- 生气散成风:生命的活力消失如风,象征着幼子的离去。
- 枯骸化为地:死亡的身体化为尘土,感叹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负我十年恩:十年的亲情厚重,表达了对幼子的深厚感情。
- 欠尔千行泪:诗人对幼子的思念与痛苦,通过泪水来表现。
- 洒之北原上:泪水洒落在荒原上,象征着对逝去生命的追忆。
- 不待秋风至:不需要等到季节的变化,诗人随时会表达对幼子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命比作风,强调其无常和易逝。
- 拟人:将情感具象化,通过泪水来表达思念。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如“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亲情与生命的脆弱展开,表达了失去至亲的悲痛与无奈,展现了孟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幼子深切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蒿:象征死亡与荒凉。
- 北原:象征失落与哀伤的地方。
- 泪水:象征思念与无尽的悲痛。
- 秋风:象征凋零与失去的季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蒿门”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死亡的隔绝
C. 快乐的回忆 -
诗人对于幼子的感情是怎样的?
A. 轻松愉快
B. 深切的怀念与悲痛
C. 无所谓 -
“洒之北原上”中的“北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悲伤
C. 希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杜甫
诗词对比
孟郊的《悼幼子》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对逝去生命的哀痛,而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