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缝冰轮万古同,
御风飞到碧天中。
四方上下无遮碍,
一点清光处处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明亮的月亮,象征着永恒的光辉,穿越无尽的时空,飞向碧蓝的天空。无论方位高低,月光都没有阻碍,清澈的光芒无处不在,照亮了四面八方。
注释:
- 无缝:无缝隙,指月亮的光辉没有间断。
- 冰轮:指月亮,形容其明亮如冰。
- 御风:驾驭风,表示轻盈飞翔。
- 碧天:蓝色的天空,象征着广阔与高远。
- 无遮碍:没有阻挡,形容光辉的普遍性。
- 一点清光:指月光,清澈而明亮。
- 处处通:到处都能照亮,象征着光明的普遍性。
典故解析:
古时,月亮常被视为象征纯洁、明亮的事物。在道教和佛教中,月亮也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象征着智慧和灵性。诗中提及的“冰轮”与“清光”都是古代文人对月亮的传统称呼,常见于多首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090-1150),南宋诗人,字子昂,号白云山人。洪氏在文坛上以诗名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之时,诗人在困扰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寄托,通过描绘月亮的永恒与光明,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亮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无缝冰轮万古同”抒发了月亮的恒久与不变,似乎与历史长河中的一切都没有区别,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御风飞到碧天中”,则表现了诗人渴望超脱现实,追求自由的愿望。此句以动词“御”展示了诗人乘风而行的洒脱,营造出一种轻盈、自由的画面。
后两句“四方上下无遮碍,一点清光处处通”则强调了光明的普遍性与无障碍性,象征着真理与理想的光芒能够照亮每一个角落,给予人们希望和力量。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独具匠心,既有视觉的美感,又传达了深远的哲理,展现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无缝冰轮万古同:月亮的光辉如同没有缝隙的轮子,永恒而不变。
- 御风飞到碧天中:在风中飞翔,直达蔚蓝的天空,象征自由与超然。
- 四方上下无遮碍:无论在何处,光明都没有阻碍,象征着真理的普遍性。
- 一点清光处处通:微弱的光辉却能照亮四面八方,暗示希望与智慧的传播。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冰轮”,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强调光明的普遍性,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了对永恒、光明与自由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渴望超脱现实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冰轮:象征着纯洁、恒久的美好。
- 清光:象征着智慧、真理和希望。
- 风:象征自由与变化,暗示诗人渴望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冰轮”指代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
诗中提到的“清光”主要象征什么?
- A. 暴力
- B. 真理与希望
- C. 迷惑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现实的逃避
- B. 对光明与自由的追求
-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洪咨夔的《月下用郑大参和沾维那圆觉韵》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月亮,但洪诗更注重于月亮的普遍性与自由,而李诗则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寄托与思乡之情。两者虽同以月亮为主题,却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