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其一 题志伯愚仲鲁兄弟同听秋声馆图》
时间: 2025-01-19 22:31: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其一 题志伯愚仲鲁兄弟同听秋声馆图
作者: 梁鼎芬 〔清代〕
正是清秋节。极难忘蕉轩蓉馆,旧时明月。
争道将军山林好,点笔阑干幽折。
有二妙辞华无敌。剪烛衙窗分题处,
感庐陵心事如冰雪。图画意,我能说。
苔尘曾印霜禽迹。笑几番西风聚散,
纸痕都碧。绝似逍遥堂中事,写出当年轼辙。
试展卷容颜犹昔。雁语萧疏虫吟瘦,
尽声声递入帘前叶。弹指过,又今夕。
白话文翻译
这正是清秋时节,尤其让我想起蕉轩蓉馆,往昔的明月总是难以忘怀。
大家都说将军山的林景好,我在幽静的栏杆上写下感慨。
有两篇绝妙的诗句无人能敌,烛光摇曳的书房里我写下这些,
感慨庐陵的心事如同冰雪般冷清。图画的意境,我可以畅所欲言。
苔藓上的尘土曾留下霜禽的足迹,几次欢笑中西风又聚又散,
纸上的字迹依然清晰,仿佛是逍遥堂中的往事,勾勒出往昔的痕迹。
试着展开卷轴,容颜依旧如昔。雁声萧瑟,虫鸣轻弱,
所有声响都悄悄传入窗前的叶子。指尖一弹,又是今夜。
注释
- 蕉轩蓉馆:蕉轩指的是一种植物,蓉馆是指一个地方,可能是作者或朋友聚集的地方。
- 将军山:一个地名,象征着美丽的自然风光。
- 庐陵:指庐陵地区,可能与作者的故乡或情感有关。
- 霜禽:指在霜天中栖息的小鸟,象征孤独与冷清。
- 逍遥堂:象征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鼎芬(约1660-1730)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擅长词曲,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画面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清秋之际,表现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当下秋声的感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友情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金缕曲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人心的孤独。开篇即以“清秋”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着,作者通过对蕉轩蓉馆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将军山的美景与幽静的栏杆形成对比,突显了内心的孤寂与思索。
在“有二妙辞华无敌”一语中,作者自信地表达了自己的诗词才华,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庐陵心事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矛盾。后半部分通过描绘苔尘、霜禽、雁语等意象,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氛围,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化。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惆怅的秋天画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是清秋节:引入季节背景,强调时节的特殊性。
- 极难忘蕉轩蓉馆,旧时明月:表达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 争道将军山林好,点笔阑干幽折:对美景的描绘,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 有二妙辞华无敌:自信展现诗才,暗示与友人交流的乐趣。
- 感庐陵心事如冰雪: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冷清。
- 图画意,我能说:表达对绘画意境的把握。
- 苔尘曾印霜禽迹:通过细节描写,增强画面感。
- 笑几番西风聚散:体现人与自然的互动。
- 绝似逍遥堂中事:将现实与记忆交织,展现内心的宁静。
- 试展卷容颜犹昔: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 雁语萧疏虫吟瘦:进一步描绘秋天的萧瑟与孤独。
- 尽声声递入帘前叶:将声音与自然结合,增强意境。
- 弹指过,又今夕:时间的流逝与现实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事如冰雪”,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冷清。
- 拟人:如“雁语萧疏”,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和节奏上都有良好的对仗,增强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与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蕉轩:象征着温暖和美好的回忆。
- 明月:代表着光明与希望。
- 霜禽:象征着孤独与冷清。
- 西风:常用来表示秋天的萧瑟。
- 雁语:象征着思乡与离别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正是清秋节”表现了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秋天的宁静
- C. 冬天的寒冷
-
“感庐陵心事如冰雪”中的“冰雪”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复杂的情感
- C. 冷清与孤独
-
诗中提到的“将军山”代表什么?
- A. 美丽的自然
- B. 冷酷的现实
- C. 忧伤的回忆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李白在月下独饮,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孤独,与梁鼎芬的怀旧情感形成对比。
- 《春望》:杜甫在动乱中感受到的忧国忧民,与梁鼎芬的个人情感有所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时光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金缕曲 其一》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