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总持寺阁》

时间: 2025-01-17 10:25:04

香阁起崔嵬,高高沙版开。

攀跻千仞上,纷诡万形来。

草间商君陌,云重汉后台。

山从函谷断,川向斗城回。

林里春容变,天边客思催。

登临信为美,怀远独悠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总持寺阁
作者:张九龄 〔唐代〕

香阁起崔嵬,高高沙版开。
攀跻千仞上,纷诡万形来。
草间商君陌,云重汉后台。
山从函谷断,川向斗城回。
林里春容变,天边客思催。
登临信为美,怀远独悠哉。


白话文翻译:

香阁高耸入云,仿佛在沙地上展开。
攀登到千仞之高,眼前出现万千变幻的景象。
草地上是商君的道路,云雾笼罩着汉朝的故地。
山脉从函谷关断裂,河流向斗城蜿蜒而回。
林中春色不断变化,天边的游子思绪催促。
登上高处,确实是美妙的,心中怀念远方,独自感到悠然自得。


注释:

  • 崔嵬:形容高耸、巍峨的样子。
  • 攀跻:攀登、跻身。
  • 千仞:形容很高的高度,仞为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7尺。
  • 纷诡:纷繁而奇异。
  • 商君:指商鞅,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奠定了秦国的基础。
  • 汉后台:指汉朝的故都,表示历史的厚重。
  • 函谷:指函谷关,古代著名的关隘。
  • 斗城:古地名,具体指代有争议。
  • 怀远: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 悠哉:形容心情悠闲、舒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仲明,号少微,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诗才和政治才能著称,曾任宰相,深受唐玄宗的器重。张九龄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

《登总持寺阁》写于张九龄任职期间,表现了他在高处俯瞰大地的感受,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渗透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远方的思念。


诗歌鉴赏:

《登总持寺阁》展现了张九龄在高处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历史的沉思。他通过对高阁的描绘,唤起读者对壮丽山河的遐想。诗的开头两句“香阁起崔嵬,高高沙版开”,便设定了一个高耸入云的场景,显示出作者眼界的开阔与对美的追求。接着“攀跻千仞上,纷诡万形来”,则通过攀登的动作,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探索精神以及在高处所见的奇妙景象。

在后续的描写中,张九龄引入了历史的意象,如“草间商君陌,云重汉后台”,不仅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还激发了对古代政治及其影响的思考。最后两句“登临信为美,怀远独悠哉”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在享受美景的同时,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历史文化的厚度,情感真挚而深邃,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阁起崔嵬:高耸的阁楼如香气四溢,给人一种巍峨的感觉。
  2. 高高沙版开:在沙土上,阁楼显得更加高大。
  3. 攀跻千仞上:攀登到千仞之高,表现出挑战自我的勇气。
  4. 纷诡万形来:在高处看到各种奇异的景象,显示出自然的多变。
  5. 草间商君陌:草地中有商君的道路,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6. 云重汉后台:云雾笼罩着汉朝的故地,暗示历史的沉重。
  7. 山从函谷断:函谷关的山脉断裂,呈现出地理的险峻。
  8. 川向斗城回:河流蜿蜒而回,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9. 林里春容变:春天的景色在林中不断变化,表现了生命的无常。
  10. 天边客思催:远方的游子思念故乡,情感深切。
  11. 登临信为美:登高望远的体验,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12. 怀远独悠哉:怀念远方的人,让人感到悠然自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阁”比喻高阁的优雅与芬芳。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春容变”让春天有了情感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高处眺望自然与历史的美好,同时流露出对远方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阁:象征着高雅和美好。
  • 云、草、山、川:自然的元素,代表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变化。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远方:代表着思念和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商君”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商鞅
    • B. 韩非
    • C. 孟子
  2. “攀跻千仞上”中的“千仞”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高度
    • B. 速度
    • C. 深度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喜欢自然
    • B. 对远方的思念
    • C. 对历史的无奈

答案:

  1. A. 商鞅
  2. A. 高度
  3. B. 对远方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登高望远的场景,但更强调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
  • 杜甫《望岳》:以山岳为主题,表现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登总持寺阁》的全面分析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