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庐山仰望瀑布水》
时间: 2025-01-17 10:18: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
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
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
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
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
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白话文翻译:
在山顶上有一股悬挂的泉水,哗哗地流出,带着烟雾缭绕的气息。
不知道这泉水流了多少年,只见白天与黑夜交替。
青翠的山崖上,泉水闪烁着,白天的阳光照耀得格外明亮。
泉水洒落,湿润了行云,水花溅起,惊动了飞鸟。
雷声轰鸣,水流奔涌,像箭一般直入幽深的峡谷。
昔日听闻山下有迷雾,今天才明白它在林峦的高处。
万物情态变化多端,天地之间又有多少变幻。
我默默地离开这里,谁能理解这种变化呢?
注释:
- 悬泉:悬挂的泉水,形容泉水从高处倾泻而下。
- 喧喧:形容泉水的声音大而急促。
- 烟杪:指雾气或水蒸气,缭绕在空中。
- 无昏晓:没有早晚之分,形容时间的流逝不明显。
- 洒流:溅洒流动的水。
- 湿行云:湿润了流动的云彩。
- 溅沫:水花飞溅。
- 雷吼:形容水流声如雷鸣。
- 喷薄:指水流的猛烈喷涌。
- 箭驰:形容水流迅猛如箭。
- 窈窕:指山谷深邃的样子。
- 坤元:指大地,表示自然界的变化。
- 默然:沉默不语。
典故解析:
“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中的“山下蒙”指的是以前听说山下常有雾气,而“林峦表”则是指如今在高处的景象,表现出山水的变化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号秋水,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人生哲理等。他在宰相任上,推行改革,曾受到朝廷器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张九龄在庐山游览期间,受到壮丽的自然景观所启发。诗中他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是一首描绘庐山壮丽景色的诗,张九龄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精妙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的力量和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开篇以“绝顶有悬泉”,直接引入了主题,展示了庐山的奇特景观。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描绘了水从高处奔涌而下的壮观场面,声音如雷,水花四溅,形成了独特的音响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诗中“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通过光影的对比,体现了水流的清澈与阳光的明亮,赋予了自然以生命感。接着,诗人引入了飞鸟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诗人还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时光在这样的景色中似乎凝固,令人在此刻停驻,感受到一种永恒的美。
最后,诗人以“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结束,表达了对自然变化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全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壮丽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超艺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绝顶有悬泉:在山顶上有一股悬挂的泉水。
- 喧喧出烟杪:泉水声喧闹,带着烟雾气息。
- 不知几时岁:不知道这泉水流了多少年。
- 但见无昏晓:只见白天与黑夜交替。
- 闪闪青崖落:青翠的山崖上,泉水闪烁。
- 鲜鲜白日皎:白天的阳光照耀得格外明亮。
- 洒流湿行云:泉水洒落,湿润了流动的云彩。
- 溅沫惊飞鸟:水花溅起,惊动了飞鸟。
- 雷吼何喷薄:雷声轰鸣,水流奔涌。
- 箭驰入窈窕:水流迅猛如箭,直入幽深的峡谷。
- 昔闻山下蒙:昔日听闻山下有迷雾。
- 今乃林峦表:今天才明白它在林峦的高处。
- 物情有诡激:万物情态变化多端。
- 坤元曷纷矫:天地之间又有多少变幻。
- 默然置此去:我默默地离开这里。
- 变化谁能了:谁能理解这种变化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比作箭,表现其迅速。
- 拟人:将泉水的声音形容为“雷吼”,使其生动形象。
- 对仗:如“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增加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以庐山瀑布为中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命运变化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悬泉: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 飞鸟: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雷吼:象征自然的威严和宏伟。
- 青崖:代表大自然的雄伟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悬泉”指的是什么?
- A. 悬挂的瀑布
- B. 悬挂的云彩
- C. 悬挂的花朵
- D. 悬挂的果实
-
“默然置此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高兴
- B. 愤怒
- C. 沉思
- D. 兴奋
-
诗中提到的“雷吼”是指什么?
- A. 雷声
- B. 风声
- C. 鸟叫声
- D. 树叶声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张九龄的《入庐山仰望瀑布水》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壮丽景观的赞美,但张九龄更侧重于水的流动和自然变化,王之涣则强调从高处俯瞰的视野,展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