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观化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道是东风巧,西风未减东。
菊黄霜换紫,树碧露揉红。
须把乖张眼,偷窥造化工。
只愁失天巧,不悔得诗穷。
白话文翻译:
这道理是东风的巧妙,而西风并未削弱东风的力量。
菊花在霜降时变得金黄,树上的青叶被露水润染成红色。
我必须用那乖张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的造化工艺。
只担心失去天才的巧妙,却不悔于诗歌的穷尽。
注释:
- 道是:这里的“道”指的是道理或真理。
- 乖张眼:指的是一种不拘常规的眼光,能够看到常人所忽视的事物。
- 造化工:指自然的造化和工艺,强调自然的艺术性。
- 失天巧:指失去自然的巧妙和灵性。
典故解析:
- 东风与西风:在古代诗歌中,风常被用来象征时节和变化。东风常带来春天的温暖,而西风则带来秋天的凉意。
- 菊黄霜换紫:菊花在秋天盛开,象征着坚韧和清高,而霜是季节变换的标志,寓意着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80年-1250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重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时期,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观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诗人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诗中前两句描述了东风与西风的对比,反映出自然界的和谐美。在色彩的描绘上,菊花的金黄与树叶的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乖张眼”更是诗人对自身观察力的自省,强调艺术创作需要独特的视角。最后一句则流露出对创作的无奈与执着,尽管可能失去某种自然的灵性,诗人依然心甘情愿追求诗歌的极致。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既有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也有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展现了杨万里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道是东风巧,西风未减东。”:强调东风的巧妙与强大,暗示自然的力量。
- “菊黄霜换紫,树碧露揉红。”:通过色彩描写,展现秋天的美丽与变化。
- “须把乖张眼,偷窥造化工。”:呼吁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自然,发现其奥秘。
- “只愁失天巧,不悔得诗穷。”:表达了对创作过程中可能失去灵感的担忧,但仍然不后悔追求艺术的心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东风与西风的比喻,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变化。
- 拟人:通过“偷窥造化工”表现自然如同艺术家一般的精妙。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为诗歌增添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自然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创作灵感的追求。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代表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菊花:象征坚韧与清高,是艺术的象征。
- 霜与露:代表着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乖张眼”指的是什么?
- A. 常规的眼光
- B. 不拘常规的眼光
- C. 视觉障碍的眼光
-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失望
- B. 赞美
- C. 无所谓
-
“菊黄霜换紫”中,霜和紫分别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变化
- B. 春天的希望
- C. 夏天的繁茂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山水的热爱,意境深远。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光和思乡之情,展现孤独和思念的情感,与《观化》在情感表达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