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午憩二首
作者:杨万里 〔宋代〕
晴边雨後麦秋时,
风色轻轻日色微。
已隔深溪仍蘸水,
却教人折野蔷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晴朗的麦秋季节,雨后空气清新,微风轻拂,阳光柔和。虽然已经隔着深溪,水流依旧清澈,但人们却忍不住想去折取野生的蔷薇花。
注释
- 晴边:晴天的边缘,指天气晴朗的地方。
- 雨後:雨后的状态,指天气刚经过一场雨,显得清新。
- 麦秋时:指小麦成熟的季节。
- 风色轻轻:形容微风轻柔的状态。
- 日色微:阳光柔和,不刺眼。
- 已隔深溪:已经隔着一条深溪流。
- 蘸水:形容水的清澈,可以轻松接触。
- 野蔷薇:指自然生长的蔷薇花,象征美丽而自由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号诚斋,晚号穷庵。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特别是在描写四季变化和田园风光方面颇具成就。杨万里提倡“诗中有画”,他的诗歌常常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午憩二首》创作于一个晴朗的麦秋时节,反映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在雨后漫步田间,观察到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内心油然而生的情感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午憩二首》以其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恬静的自然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诗的开头“晴边雨后麦秋时”不仅设定了时空背景,还通过“晴”和“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雨后空气的清新与麦田的丰盈。接着,诗中“风色轻轻日色微”则通过描绘微风和柔和的阳光,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舒适的午后时光,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已隔深溪仍蘸水,却教人折野蔷薇”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与亲近。尽管溪水将他与野蔷薇隔开,诗人依然感受到那种渴望与美的吸引,表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整首诗简洁明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晴边雨後麦秋时:描绘了一个晴朗的麦秋季节,雨后的空气清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自然的氛围。
- 风色轻轻日色微:通过“风色”和“日色”的描绘,进一步加强了环境的舒适感,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 已隔深溪仍蘸水:隔着深溪,水依然清澈,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 却教人折野蔷薇: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尽管有障碍,依然渴望亲近自然。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晴”和“雨”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雨后清新的感觉。
- 意象:运用“麦秋”、“深溪”、“野蔷薇”等意象,展现自然景色的多样性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麦秋:象征丰收与希望,代表着生活的美好。
- 深溪:象征自然的宁静与隔离,暗示人与自然的距离。
- 野蔷薇:象征自由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风色轻轻日色微”中的“日色微”是指什么?
A. 阳光强烈
B. 阳光柔和
C. 没有阳光
D. 夜晚 -
诗中提到的“野蔷薇”象征什么?
A. 自由与美丽
B. 哀愁与孤独
C. 忍耐与坚持
D. 贫穷与困顿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行》(杜牧):描绘秋天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静夜思》(李白):反映了诗人在宁静夜晚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与《午憩二首》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情感,但前者更强调壮阔的景观与人生哲理,而后者则更注重细腻的观察与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选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