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六》
时间: 2025-01-17 09:55:13意思解释
杂诗 其六
原文展示: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白话文翻译:
我曾听长辈说过,掩耳是因为不喜欢。可如今五十年过去,我却亲身经历了这件事。曾经渴望盛年的快乐,如今却毫无兴趣。时光匆匆而逝,这一生又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呢?倾尽家产去寻欢作乐,最终也只是让岁月白白流逝。即使有子女,也不留下一分钱,死后留下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注释:
- 掩耳:指的是遮住耳朵,常用来形容不愿听到某些声音或真相。
- 盛年:指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 倾家:倾尽家产,表示花费所有的财物。
- 留金:留下财富,指的是在世时积累的财富能否传给后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其田园诗闻名,强调个人内心的自由和自然的和谐,倡导归隐生活,反对官场的虚伪与争斗。
创作背景:
《杂诗 其六》创作于陶渊明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反思,尤其是对人生短暂、欢乐虚无的深刻认识。诗中透出对世俗享乐的反思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杂诗 其六》通过质朴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陶渊明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诗的开头提到长者的教诲,反映了传统观念与个人感受之间的矛盾。五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让诗人感到不再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甚至对曾经渴望的盛年欢愉感到麻木。诗中“倾家持作乐”的意象,揭示了陶渊明对物质享乐的深刻怀疑,他认为即使倾尽所有去追求快乐,最终也只是让岁月在无意义中流逝。诗的最后一句“何用身後置”更是直接表达了对财富与名利的无所谓,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的淡淡忧伤与对人生的沉重反思,使其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思想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闻长者言:提及过去听到的长辈教诲,暗示传统观念。
- 掩耳每不喜:表达对不悦事物的无奈与抵触。
- 奈何五十年:感叹时间飞逝,人生短暂。
- 忽已亲此事:亲身经历了长辈所说的事。
-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曾经渴望的快乐,如今却毫无兴趣。
- 去去转欲速:时光匆忙流逝,感到无奈。
- 此生岂再值:反思生命的价值,感到迷茫。
- 倾家持作乐:为了寻求快乐而倾尽所有。
- 竟此岁月驶:最终只是让岁月流逝。
- 有子不留金:即便有子女,也不留财富。
- 何用身後置:财富留给后代又有何意义。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过去的渴望与现在的失落进行对比。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加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中有许多平行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人生短暂、追求快乐的反思,表现出陶渊明对世俗享乐的质疑和对生命真正价值的探讨。
意象分析:
- 时光: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珍贵。
- 家产:代表物质财富,与精神追求形成对比。
- 快乐:反映出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者”指的是谁?
- A. 年轻人
- B. 老年人
- C. 同龄人
- D. 不确定
-
诗人对“盛年欢”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无所谓
- C. 麻木
- D. 怀念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财富的重要性
- B. 财富的无用
- C. 生命的意义
- D. 子女的责任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与李白的诗风对比:
- 陶渊明倾向于田园生活的宁静,李白则更偏向于豪放洒脱的个性。
- 陶渊明的诗多表现内心的自省与对人生的反思,而李白则常表达对自由与酒的追求。
参考资料:
- 《陶渊明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陶渊明与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