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白话文翻译:
这丹木生长在哪里呢?它生长在峚山的南面。
那里的黄花和红色的果实,吃了之后能延年益寿。
白玉般的液体凝聚在树上,瑾瑜般的光彩闪耀着奇异的光辉。
这是君子所珍重的宝物,难道不应该重视我这轩黄吗?
注释:
- 丹木:一种神话传说中的树木,传说其果实可以延年益寿。
- 峚山:指山名,特指地理位置。
- 黄花复朱实:黄花和红色果实,暗指植物的特征。
- 白玉凝素液:白色液体,似白玉般清澈,象征纯洁和珍贵。
- 瑾瑜:比喻美玉,象征珍贵的事物。
- 君子宝:指被君子所珍视的珍贵物品。
典故解析:
“山海经”是古代中国的一部地理志怪作品,记载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奇异的生物。诗中提到的丹木和其果实,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渊明,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隐逸生活和诗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陶渊明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长生不死的幻想,也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奇特之美和人们对长生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丹木生何许”引入,表现出对这神秘植物生长地的好奇,随即将视线聚焦于它的果实和花朵,细致地描述了其特征与效用。这不仅是对植物的赞美,也隐喻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白玉凝素液”的描写,增强了诗的神秘感和奇幻色彩,象征着纯净与珍贵。陶渊明通过“岂伊君子宝”一语,表达了对这种自然恩赐的重视,暗示人们应该珍惜自然赋予的美好,而非单纯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
整首诗采用了对仗和押韵的形式,韵律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陶渊明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突显了他作为隐士对物质世界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
这句提出问题,询问丹木的生长地点,接着回答在峚山的南面,表现出对神秘植物的探求。 -
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
描述丹木的花和果,强调其食用后可以延年益寿,体现了人们对长寿的渴望。 -
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形容树上凝聚的液体如白玉般纯洁,光彩夺目,增加了诗的美感与神秘感。 -
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提到君子所珍视的宝物,强调自然的价值和重要性,表达出对自然的敬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液体比作白玉,增强了其珍贵感。
- 对仗:如“黄花复朱实”,使诗句更为工整。
- 拟人:赋予植物以“寿命长”的特性,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关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反映了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生活与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 丹木:象征着生命与长生,反映人类对自然的崇拜。
- 黄花与朱实: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丰饶,传达了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 白玉凝素液:象征纯洁与珍贵,寓意自然的神秘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丹木生何许?”中的“丹木”指的是:
A. 树木
B. 药材
C. 动物
D. 岩石 -
此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金钱的追求
C. 对历史的沉思
D. 对权力的渴望 -
“白玉凝素液”的比喻主要是为了:
A. 描述天气
B. 强调植物的美丽
C. 表达诗人的情感
D. 提升诗歌的韵律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陶渊明与王维的诗风均以自然为主题,但陶渊明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王维则兼具抒情与哲理,展现出更为丰富的自然意象。
参考资料:
- 《陶渊明集》
- 《山海经》原文与注释
- 《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