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长沙公 其四》

时间: 2025-01-01 13:49:59

何以写心,此贻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长沙公 其四
作者: 陶渊明 〔魏晋〕
何以写心,此贻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朋友的真挚情感。虽然我用微薄的心意来表达我的祝福,但这微小的心意最终会积累成一座大山。敬重的朋友啊,你在离别时让我感到凄凉。希望你能够宽容待人,常常传递音信。

注释

  • 何以写心:用什么来表达我的心意。
  • 此贻话言:这是我送给你的话语。
  • 进篑:进土、堆土(比喻心意的积累)。
  • 虽微:虽小,微不足道。
  • 终焉为山:最终会形成一座山,象征着积累的成果。
  • 敬哉离人:敬重的朋友(离去的人)。
  • 临路凄然:在离别时感到悲伤。
  • 款襟或辽:希望你能够宽容,心胸开阔。
  • 音问其先:希望你能常常传递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以其简朴的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作品中常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陶渊明隐居之后,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陶渊明的《赠长沙公 其四》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何以写心,此贻话言”,直接点出诗人用心良苦,他希望通过这几句简单的话语,能够传达自己对朋友的祝福和思念。这里的“写心”不仅是表达,更是对友情的真诚承诺。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这句诗以形象的比喻传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虽然表达的心意微不足道,但只要不断积累,终将形成丰厚的情感基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同时也希望朋友能够理解他的心意。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这句则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伤感,称呼“离人”显示出对友人的尊敬,而“临路凄然”则更是将离别的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友情的脆弱与珍贵。

最后的“款襟或辽,音问其先”,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朋友心怀宽广,常常联系,传递情谊。这种对友情的寄托和期待,体现了陶渊明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以写心,此贻话言:诗人探询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表明他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2.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比喻心意虽然微小,但经过不断的积累,终将成就伟大的情感。
  3.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表达了对离去朋友的敬重与惜别之情,渗透着对离别的忧伤。
  4.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期望朋友能够心胸宽广,并时常联系,传递彼此的音信。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进篑终焉为山”形象地表达积累的重要性。
  • 对仗:如“敬哉离人”与“临路凄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的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友情的珍贵、离别的伤感以及对未来联系的希望,展现了陶渊明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心意:象征着对友情的真诚与重视。
  • :象征着积累的情感与友谊的深厚。
  • 离人:代表着珍惜的朋友,体现了离别的伤感。
  • 音问:象征着联系与沟通,渴望保持情谊的纽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进篑虽微,终焉为山”的意思是? A. 心意微小,最终会消失
    B. 心意微小,但能积累成大
    C. 心意不重要

  2.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中的“离人”指的是? A. 朋友
    B. 亲人
    C. 随行者

  3. 诗人希望朋友如何? A. 忘记他
    B. 常常联系
    C. 不再相见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赠长沙公 其四”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离别的惆怅。陶渊明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积累和对友情的期许,而王勃则通过壮阔的景象描绘离别时的豪情壮志,两者在表达上各具特色,但都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陶渊明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陶渊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