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儿媚 秋思
藕丝欲断更菱丝,香径晚凉披。
梧桐半落,蒹葭相对,豆蔻无枝。
淡黄衫子月明时,无计是相思。
归期尚可,燕方飞去,雁未来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凄凉和思念之情。诗人用“藕丝”和“菱丝”比喻离别的痛苦,走在香气四溢的小径上,感受到晚秋的凉意。梧桐树叶已经半落,芦苇相依,豆蔻花却没有枝头开放。月明之夜,身着淡黄衣衫的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思念。归来的日子尚可期待,而燕子已经飞去,雁群却还未归来,显得更加遥遥无期。
注释:
字词注释:
- 藕丝:指藕的丝状部分,这里比喻离愁。
- 菱丝:指菱角的丝状部分,象征另一种思念的情感。
- 蒹葭:指芦苇,古诗中常用作离别、思念的意象。
- 豆蔻:一种植物,这里形容无枝的豆蔻暗示孤寂。
典故解析:
- “燕方飞去,雁未来迟”反映了古诗中常用的归来与离去的意象,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而雁则是思乡之情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雯,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闻名。她的诗常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交融,情感真挚而深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离别之时,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眼儿媚 秋思》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而著称。开头以“藕丝欲断更菱丝”引入,形象地传达出一种离别的痛楚,仿佛藕和菱的丝线在秋风中摇曳,象征着愈加脆弱的感情。接下来的“香径晚凉披”,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秋日景象,晚凉的气息让人心生惆怅,逐步引导读者进入诗人内心的思念之中。
而“梧桐半落,蒹葭相对,豆蔻无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境,半落的梧桐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芦苇相对象征着孤独的相依,豆蔻无枝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最后两句“淡黄衫子月明时,无计是相思”中,淡黄衫子在月光下更显得清冷,诗人面对月明,却无计可施,只能任思念涌上心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秋思氛围,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藕丝欲断更菱丝”:描写离愁,藕与菱的缠绕象征深厚的情感。
- “香径晚凉披”:晚秋的香气与凉意,衬托出孤独的心情。
- “梧桐半落,蒹葭相对”:象征时间流逝,孤独的意象相互对立。
- “豆蔻无枝”:暗示失落和孤独,缺乏依靠。
- “淡黄衫子月明时”:月光照耀下的孤独,衣衫象征着诗人的心境。
- “无计是相思”:表达诗人无奈的思念之情。
- “归期尚可,燕方飞去”:期待归期,但却又受到现实的阻碍。
- “雁未来迟”:比喻思乡之情,雁的归来象征团圆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藕丝、菱丝比作情感的脆弱。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表达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归期尚可,燕方飞去”形成对比,突出思念的心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体现出离愁别绪的情感,主题围绕着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感与对团圆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藕丝、菱丝:象征离愁与思念。
- 梧桐、蒹葭:意象中常出现的孤独与相依。
- 月明: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的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藕丝欲断更菱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离愁
- B) 喜悦
- C) 愤怒
-
“淡黄衫子月明时”中的“淡黄衫子”象征了什么?
- A) 清冷
- B) 暖意
- C) 花香
-
诗中提到的“燕方飞去”暗示了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离别的痛苦
- C) 归来的希望
答案:
- A) 离愁
- A) 清冷
- C) 归来的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眼儿媚 秋思》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静夜思》更侧重于直接的思念,而《眼儿媚 秋思》则通过秋景和自然意象传达思念的情感,体现出不同的表现手法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