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时间: 2025-01-14 10:07:05

鬓边一点似飞鸦。

莫把翠钿遮。

三年两载,千撋百就,今日天涯。

杨花又逐东风去,随分落谁家。

若还忘得,除非睡起,不照菱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鬓边一点似飞鸦。莫把翠钿遮。三年两载,千撋百就,今日天涯。杨花又逐东风去,随分落谁家。若还忘得,除非睡起,不照菱花。

白话文翻译:

鬓边的一缕青丝,像是飞鸟一样。不要用翠钿来遮掩。三年两载,经过了千辛万苦,今天已是天各一方。杨花又随东风飘去,不知落在谁家。如果还想忘记,除非在梦中醒来,不照镜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鬓边:指头发的边缘,通常指耳旁的发丝。
  • 飞鸦:比喻轻盈的、飘动的感觉。
  • 翠钿:一种珠宝饰品,常用于装饰发饰。
  • 三年两载:形容时间的流逝,三年多。
  • 千撋百就:形容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辛苦。
  • 天涯:形容遥远的地方,意指分开。
  • 杨花:指杨树的花絮,常用来象征飘散、离别。
  • 随分落谁家:表达对杨花飘落去向的不知。
  • 菱花:指镜子,菱形的镜子,古时多用作照脸。

典故解析: “杨花”在古诗词中常象征离散和无常,代表着思念和惆怅。诗中提到的“睡起不照菱花”,暗示着对过往情感的忘却与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宋代的教授,其生平不详,但可以推测他是一位在文学方面有一定成就的文人。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墨客纷纷创作,诗词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对过往情感的回忆与思考中,可能与个人的离别经历有关,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爱情、离别的普遍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眼儿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的怅惘与思念。开篇以“鬓边一点似飞鸦”引入,既描绘了女性的形象,又隐含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作者用“莫把翠钿遮”表现出对美好回忆的珍视,暗示即使经历风雨,真挚的情感依旧难以磨灭。

接着,诗中提到“三年两载,千撋百就”,展现了作者在时光流逝中对感情的坚持与磨难,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深刻而复杂的爱情故事。最后一句“若还忘得,除非睡起,不照菱花”,则是对未来的无奈与逃避,表达了对忘记的渴望却又无能为力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渲染,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鬓边一点似飞鸦:描绘女子鬓边的青丝,轻盈似飞鸟,暗示她的美丽和柔情。
  • 莫把翠钿遮:劝诫不必用装饰品掩盖真实的情感,强调内心的真实与纯粹。
  • 三年两载,千撋百就:描述时间的漫长和情感的波折,反映了经历的辛苦与不易。
  • 今日天涯:表明分离的无奈与悲伤,强调了距离的遥远。
  • 杨花又逐东风去:借助自然景象表达离散与无常,象征着感情的飘散。
  • 随分落谁家:对逝去的情感和往事的无奈,表达对未来的迷茫。
  • 若还忘得,除非睡起,不照菱花:暗示想要忘记却难以做到,揭示对爱情的执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鬓边的青丝比作飞鸦,形象生动。
  • 拟人:杨花被赋予了随风而去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结构上都体现了对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岁月流逝中对真实情感的渴望与不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鸦:象征轻盈与自由,也暗示着时间的飞逝。
  • 翠钿:代表着美丽与装饰,象征着对外在与内在的对比。
  • 杨花:象征离别与无常,传递出惆怅与思念的情感。
  • 菱花:象征自我反省与内心的真实,暗示着对过往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鬓边一点似飞鸦”意指什么?
    A. 描述女子的头发
    B. 形容飞鸟的轻盈
    C. 暗示时间的流逝
    D. 以上皆是

  2. “杨花又逐东风去,随分落谁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惆怅
    C. 期待与希望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翠钿”象征着什么?
    A. 内心情感
    B. 外在美丽
    C. 时间的流逝
    D. 离别的痛苦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思念,情感细腻而深刻,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对明月的描写,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达手法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李清照与宋代女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