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风何许递参差,南望令人思九疑。渺渺烟波莫能极,谁云一苇可杭之。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风,为何如此参差不齐地传递着,向南望去,令人思念起九疑山。那茫茫的烟波,无法望到尽头,谁说一根芦苇就能渡过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何许:为何,为什么。
- 递参差:传递着不整齐、不一致的感觉。
- 九疑:指九疑山,位于今湖南省宁远县南,传说中舜帝的葬地。
- 渺渺:遥远而模糊的样子。
- 烟波:水面上弥漫的雾气。
- 莫能极:无法到达尽头。
- 一苇:一根芦苇,比喻极小的船只。
- 杭:通“航”,渡过。
典故解析:
- 九疑山:与舜帝的传说相关,常被用作表达对古代圣贤的怀念或对远方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此诗可能是在某个傍晚,作者站在岳阳楼上,远望南方,思念远方或古人,感叹自然的壮阔与人生的渺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登岳阳楼时所作,通过描绘晚风、烟波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风和烟波,营造出一种遥远而模糊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的“晚风何许递参差”一句,以晚风的参差不齐传递出作者内心的纷乱和不安。而“南望令人思九疑”则进一步以九疑山为象征,表达了对远方的深切思念。后两句“渺渺烟波莫能极,谁云一苇可杭之”则通过烟波的渺茫和一苇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人生旅途的艰难和不可预测,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风何许递参差”:晚风为何如此不整齐地传递着,形容风的变幻不定,也隐喻作者内心的纷乱。
- “南望令人思九疑”:向南望去,令人思念起九疑山,表达了对远方的深切思念。
- “渺渺烟波莫能极”:那茫茫的烟波,无法望到尽头,形容自然的壮阔,也隐喻人生的不可预测。
- “谁云一苇可杭之”:谁说一根芦苇就能渡过呢?表达了对人生旅途艰难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一苇可杭之”比喻极小的船只,形象地表达了人生旅途的艰难。
- 拟人:“晚风何许递参差”将晚风拟人化,形容风的变幻不定。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晚风、烟波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风:传递着不整齐、不一致的感觉,隐喻作者内心的纷乱。
- 烟波:遥远而模糊的样子,形容自然的壮阔,也隐喻人生的不可预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九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座山 C. 一种动物 D. 一种乐器
-
诗中的“一苇可杭之”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的“渺渺烟波莫能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B. 对远方的深切思念 C. 对自然的壮阔的赞叹 D. 对人生的旅途的轻松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岳阳楼》:同样是登岳阳楼,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蕃的《登岳阳楼》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者都以岳阳楼为背景,但赵蕃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杜甫全集》:可以对比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了解不同诗人的不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