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诚斋寄张三十叔》
时间: 2025-01-06 07:39: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韶石驰书岁屡终,浮湛渺渺听殷洪。长年苦望吾地涉,宁料它途马首东。鸿雁又当辞瘴海,孔鸾端合在高桐。忽逢玉节春江上,再拜题诗觅寓公。
白话文翻译:
一年又一年,我在韶石上疾书,岁月匆匆流逝。水波浩渺,我听着殷洪的声音。长久以来,我苦苦期盼能涉足我的故乡,却未料到会在别的地方,马头向东。鸿雁即将离开这瘴气弥漫的海域,孔雀和凤凰应当在高高的桐树上栖息。忽然间,在春江上遇到了玉节,我再次拜谢并题诗,寻找那位寓公。
注释:
- 韶石:指韶山,诗人可能在此地写信。
- 驰书:快速写信。
- 浮湛渺渺:形容水波浩渺。
- 殷洪:声音洪亮。
- 鸿雁:比喻书信或远行的人。
- 瘴海:指南方多瘴气的地方。
- 孔鸾:孔雀和凤凰,比喻高贵的鸟。
- 玉节:指美好的时节。
- 寓公:指寄居他乡的人。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他在外地寄给友人张三十叔的信中附上的诗。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中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外地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漂泊情怀。诗中“韶石驰书岁屡终”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长期的孤独和期盼。“浮湛渺渺听殷洪”则通过水波的声音,增强了诗中的孤寂感。后两句通过对鸿雁和孔鸾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高贵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是在意外遇到美好时节时的感慨和寻找同乡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归乡的期盼。
诗词解析:
- 首句“韶石驰书岁屡终”,表达了诗人长期的孤独和期盼,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第二句“浮湛渺渺听殷洪”,通过水波的声音,增强了诗中的孤寂感。
- 第三句“长年苦望吾地涉”,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第四句“宁料它途马首东”,意外的转折,表达了诗人未曾预料的旅途。
- 第五句“鸿雁又当辞瘴海”,通过鸿雁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 第六句“孔鸾端合在高桐”,通过对孔鸾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高贵生活的向往。
- 第七句“忽逢玉节春江上”,意外的美好时节,增添了诗中的喜悦。
- 第八句“再拜题诗觅寓公”,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归乡的期盼。
意象分析:
- 韶石: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期盼。
- 浮湛渺渺:象征着诗人的孤寂和迷茫。
- 鸿雁:象征着诗人的归乡愿望。
- 孔鸾:象征着诗人对高贵生活的向往。
- 玉节:象征着意外的喜悦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韶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石头 B. 一个地名 C. 一种乐器 D. 一种植物
-
诗中的“鸿雁”比喻什么? A. 书信 B. 远行的人 C. 鸟类 D. 天气
-
诗中的“孔鸾”比喻什么? A. 高贵的鸟 B. 美丽的花 C. 珍贵的宝石 D. 高大的树
答案:
- B. 一个地名
- B. 远行的人
- A. 高贵的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赵蕃的《因诚斋寄张三十叔》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