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时间: 2025-01-04 09:10:18意思解释
摸鱼儿
作者: 周祖同 〔清代〕
原文展示
是清狂未妨惆怅,香痕襟上曾涴。
十三桥畔春犹在,隐隐一层青琐。
花影卧。记月在帘边人在帘边坐。
沈沈意可。正银字盘心,粉函亲面,依约玉钗堕。
瑶琴柱,艳曲无人续和。
年来情事都左。当时琼姊分明语,准拟两眉愁锁。
重误我。已二月花朝三月清明过。
芳音未妥。恁昨夜星辰,今宵风雨,天气也无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在清狂的情绪中依然感到惆怅,曾经的香气还留在衣襟上。十三桥边的春天依然存在,朦胧间能看到一层青色的绣帷。花影在床上,想起那个月光照在帘边,人与我同坐。心中沉沉的情意如同那银字的盘心,亲近的粉色信箱,似乎那玉钗也掉落了。瑶琴的柱子上,华丽的曲调无人来续唱。年来的情事都变得模糊。当年琼姊的话语依旧清晰,正如她所说的眉头紧锁。如今已是二月花朝和三月清明过去,芳香的音调依然未能传达。昨夜的星辰,今夜的风雨,天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
注释
- 清狂:指清新而又狂放的情绪。
- 香痕:指香气的痕迹,暗喻对往事的怀念。
- 青琐:青色的绣帷,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琼姊:指美丽的女子,可能是词人的爱人或友人。
- 花朝:二月的花节,象征春天的到来。
- 清明:三月的清明节,象征着春天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祖同是清代的一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常常融入对生活的哲思。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但个体的内心情感常常因外界的变动而波动。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摸鱼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往事的追忆。开头部分以“清狂未妨惆怅”引入,表现了在狂放的外表下,内心却隐藏着一份深深的惆怅。接着通过“十三桥畔春犹在”描绘出春天的美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延续与希望,但随之而来的“隐隐一层青琐”又让人意识到那种美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仿佛在暗示着失去与遗憾。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尤其是“记月在帘边人在帘边坐”,不仅描绘了月光的柔和,也流露出一种孤独的情感,仿佛在等待什么。结尾部分则通过“恁昨夜星辰,今宵风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无常,让整首词在柔情中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是清狂未妨惆怅:清新而狂放的情绪并没有妨碍我的惆怅。
- 香痕襟上曾涴:衣襟上留下了香气的痕迹,暗示对往事的怀念。
- 十三桥畔春犹在:十三桥旁的春天依然存在。
- 隐隐一层青琐:朦胧中看到一层青色的绣帷。
- 花影卧:花影静静地躺着。
- 记月在帘边人在帘边坐:想起那个月光照在帘边,人与我同坐。
- 沈沈意可:沉沉的情意可以理解。
- 正银字盘心,粉函亲面,依约玉钗堕:银字的盘心和粉色的信箱,似乎那玉钗也掉落了。
- 瑶琴柱,艳曲无人续和:瑶琴的柱子上,华丽的曲调无人来续唱。
- 年来情事都左:年来的情事都变得模糊。
- 当时琼姊分明语,准拟两眉愁锁:当时琼姊的话语依旧清晰,眉头紧锁。
- 重误我:再次误解了我。
- 已二月花朝三月清明过:二月的花节和三月的清明节已经过去。
- 芳音未妥:芳香的音调依然未能传达。
- 恁昨夜星辰,今宵风雨,天气也无那:昨夜的星辰,今夜的风雨,天气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痕”比喻对往事的怀念。
- 拟人:如“花影卧”,让花影具有人情味。
- 对仗:如“沈沈意可”与“正银字盘心”,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香气:象征着美好回忆与情感的交织。
- 月光: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风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十三桥”代表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诗人对往事的怀念
- C. 诗人心中的愁苦
-
“恁昨夜星辰,今宵风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周祖同的《摸鱼儿》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前者更注重春天的景象,后者则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