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
时间: 2024-09-19 21:13: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衣居士紫芝仙,
半醉行歌半坐禅。
今日维摩兼饮酒,
当时绮季不请钱。
等闲池上留宾客,
随事灯前有管弦。
但问此身销得否,
分司气味不论年。
白话文翻译:
白衣的居士如紫芝仙人,
他一边微醉一边高歌,一边静坐禅修。
今天与维摩一起饮酒,
当时华丽的季节不需金钱。
池边随意留下宾客,
灯下随意享受管弦乐。
只问这身体究竟能消磨多久,
分清气味不论年岁。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衣居士:指穿白衣的隐士,通常象征道德高尚、追求清静的修道者。
- 紫芝仙:紫芝是传说中的仙人,象征超凡脱俗。
- 维摩:指维摩诘,佛教著名人物,代表智慧与宁静。
- 绮季:美好的季节,通常指春季。
- 销得否:指消磨、消逝的意思。
- 分司气味:指在生活中分辨出不同的气息和味道。
典故解析:
- 维摩:出自《维摩诘经》,维摩诘是佛教中重要的角色,象征着智慧与佛法的深奥。
- 白衣居士:古代文人常以此自诩,代表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关注民生疾苦,倡导社会公正。白居易的作品多涉及政治、人生、友情、爱情等主题,风格朴实而深刻。
创作背景:
《自咏》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经历了政坛的沉浮和人生的起伏,诗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自咏》是一首自我抒怀的诗,展现了白居易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反思。全诗以“白衣居士”开头,塑造了一个隐逸高洁的形象,意味着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诗中“半醉行歌半坐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随性与洒脱,既有欢愉又有思考,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一个恬静的场景,宾客在池边聚会,灯下悠扬的管弦乐声令人沉醉。这里的“等闲”和“随事”都表现了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面对繁华与喧嚣,选择自我放松与享受。最后两句“但问此身销得否,分司气味不论年”,则是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人关注自身的存在与消逝,超越了对时间和物质的执念。
整首诗在轻松的氛围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悟,展现了白居易作为一位诗人的智慧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衣居士紫芝仙:开篇即刻画了诗人高洁的形象。
- 半醉行歌半坐禅:表现诗人生活态度的洒脱,既享受音乐,又追求内心的宁静。
- 今日维摩兼饮酒:引入维摩的形象,表明与智慧的结合。
- 当时绮季不请钱:强调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无忧。
- 等闲池上留宾客:描绘了聚会的悠然自得。
- 随事灯前有管弦:音乐的伴随,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 但问此身销得否:转向内心的思考,关注生命的消逝。
- 分司气味不论年:超越时间的限制,强调内心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紫芝仙”的比喻,象征高洁的理想。
- 对仗:如“半醉行歌半坐禅”,形成和谐的音韵。
- 意象:池水、灯光、管弦乐等意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以及对物质与精神的反思,体现了白居易的哲学观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衣:象征纯洁、隐逸的生活。
- 池水:代表宁静和自然。
- 灯光:象征温暖与希望。
- 管弦乐:表现生活的美好与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衣居士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纯洁与隐逸
- C. 权力与地位
-
诗中提到的“维摩”指的是哪个文化背景?
- A. 道教
- B. 佛教
- C. 儒家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金钱的渴望
- B. 对生命的思考
-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自咏》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但白居易更多地关注内心的宁静与社会的真实,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个人的豪放与洒脱。在意象的使用上,白居易偏重自然与闲适的环境,李白则强调月光与酒的氛围,两者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