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笙内人出家》

时间: 2025-01-17 09:38:01

雨露难忘君念重,电泡易灭妾身轻。

金刀已剃头然发,

玉管休吹肠断声。

新戒珠从衣里得,初心莲向火中生。

道场夜半香花冷,犹在灯前礼佛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吹笙内人出家
作者:白居易

雨露难忘君念重,
电泡易灭妾身轻。
金刀已剃头然发,
玉管休吹肠断声。
新戒珠从衣里得,
初心莲向火中生。
道场夜半香花冷,
犹在灯前礼佛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女子对其爱人的深厚思念,以及她因出家而产生的无奈与悲伤。雨露虽难忘,但对方的思念却显得沉重;闪电般的情感易逝,妾身却显得轻浮。她已剃发出家,不再吹奏笙音,那断肠的声音如同她的离别之痛。新得的戒珠从衣中取得,初心之莲却是在火中生长。道场的夜里,香花冷清,却依然在灯前礼拜佛号,表现出她内心的孤寂和对信仰的执着。

注释:

  • 雨露:比喻轻松的情感,难以长久。
  • 电泡:形容感情如闪电般瞬间消失。
  • 金刀:剃头用的工具,象征出家。
  • 玉管:笙的材料,象征着过去的生活。
  • 新戒:出家后所戴的戒指,象征新的身份。
  • 初心莲:比喻初始的心愿或信仰。
  • 道场:寺庙或佛教修行的场所。
  • 香花:用以祭拜的花,象征信仰和虔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通俗易懂而受到广泛欢迎。他的作品多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以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白居易晚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宗教与世俗生活的思考。诗中女子的出家象征着对世俗情感的放弃,而所描绘的孤独与思念则折射出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吹笙内人出家》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出家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女子因出家而与爱人分离,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开头两句以“雨露”和“电泡”对比,强调了感情的短暂与脆弱,也暗示了女子的轻浮与沉重的思念。在经历了剃发和戒律的束缚后,过去的生活已不可追。在此情此景中,诗人用“玉管休吹”来象征女主的舍弃,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哀伤。

接着,诗人用“新戒珠从衣里得”来描绘出家的身份,同时又用“初心莲向火中生”来表达对信仰的追求与对世俗情感的挣扎。最后两句则描绘了道场的冷清与孤独感,使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生成长、选择与放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露难忘君念重:即便是细微的情感也无法忘却,但对方的思念却显得沉重。
  • 电泡易灭妾身轻:情感如同闪电般易逝,而我却显得轻浮无重。
  • 金刀已剃头然发:已经剃发出家,象征性的切断了过去的生活。
  • 玉管休吹肠断声:不再用笙声来诉说情感,那是内心的断肠声。
  • 新戒珠从衣里得:象征出家的身份,戒律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 初心莲向火中生:初始的信仰如同在烈火中生长,经历考验。
  • 道场夜半香花冷:在道场的夜晚,香花显得冷清,暗示内心的孤独。
  • 犹在灯前礼佛名:仍在灯前默念佛号,表现出对信仰的坚守。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雨露”和“电泡”的对比,强调情感的短暂与珍贵。
  • 象征:剃发象征出家,戒珠象征新的身份,莲花象征信仰。
  • 比喻:将思念比作“电泡”,突显情感的脆弱和短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出家的情感历程,探讨了人们在面对爱与信仰时的选择与牺牲,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信仰的坚定,展现了人性深处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露:象征轻柔的情感,象征着细腻而难以忘怀的思绪。
  • 金刀:象征改变和放弃,暗示出家的决心。
  • 玉管:象征过去的生活,代表着已被舍弃的情感。
  • 莲花:象征纯洁和信仰,寓意出家后的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刀”象征什么? A. 剃发 B. 爱情 C. 伤痛

  2. “初心莲向火中生”中的“火”象征什么? A. 过去的情感 B. 对信仰的考验 C. 生活的烦恼

  3. 此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怀念 B. 对信仰的坚守与选择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 白居易
  • 《离思五首》 - 元稹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元稹:两位诗人在情感描写上均有共鸣,白居易的诗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挣扎与选择,而元稹则更关注于对爱情的怀念与追寻,展示了唐代诗人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