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幻
白居易
有起皆因灭,无暌不暂同。
从欢终作戚,转苦又成空。
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
更无寻觅处,鸟迹印空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的变化与无常。万物的起起落落都是因为灭的缘故,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快乐的时光最终会变为悲伤,痛苦的经历又会化为虚空。花朵的绽放在瞬息之间,像蜡烛在风中燃烧一样短暂。再也没有一个可以寻觅的地方,只有鸟儿飞过后留下的痕迹,印在空中。
注释:
- 有起皆因灭:任何事情的出现都与其消亡有关。
- 无暌不暂同: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不变的。
- 从欢终作戚:快乐的时光最终会转为悲伤。
- 转苦又成空:痛苦的经历又会变得无影无踪。
- 次第花生眼:花朵开放在眼前,形象化了事物的短暂。
- 须臾烛过风:比喻生命或事物的短暂与脆弱。
- 更无寻觅处:再也找不到可以依托或停留的地方。
- 鸟迹印空中:鸟儿的飞翔留下的痕迹,象征着无常与瞬息万变。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有起皆因灭”引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对变化的认知。诗中所用的“鸟迹”也可与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相联系,常用以象征生命的短暂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广受欢迎。他的诗歌涵盖了多种题材,尤其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悟。
创作背景:
《观幻》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时间和变化的深刻思考。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诗中流露出对无常的感叹与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观幻》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诗的开头“有起皆因灭,无暌不暂同”直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万物的相互依存与变化的必然性。这种对存在的哲学思考,反映了白居易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诗人通过“从欢终作戚,转苦又成空”将人的情感经历浓缩为几句话,展现了快乐与悲伤之间的戏剧性转折,透露出一种无奈与伤感。诗中“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的比喻,将花的生长与蜡烛的燃烧进行对比,突显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生动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最后,“更无寻觅处,鸟迹印空中”以鸟的飞过为结尾,象征着无常与短暂,暗示人对寻求稳定与归属的渴望却又无从实现。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深邃,展现了白居易在诗歌艺术上的成熟与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起皆因灭: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是因为其他事物的消亡,强调变化的必然性。
- 无暌不暂同:没有任何事物是永久的,时间的流逝使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
- 从欢终作戚:从快乐到悲伤的转变,展示了情感的脆弱。
- 转苦又成空:痛苦的经历最终也会消失,反映了时间的无情。
- 次第花生眼:花的绽放只是瞬间的美好,象征着短暂。
- 须臾烛过风:蜡烛在风中熄灭,暗喻生命的脆弱与瞬息万变。
- 更无寻觅处:再无可以依附的地方,表明孤独和无助。
- 鸟迹印空中:鸟儿的飞过留下的痕迹,暗示事物的无常与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蜡烛过风”比喻生命的脆弱。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以“鸟迹”象征无常与短暂,深富意象。
主题思想:
《观幻》通过对人生无常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传达出一种既感伤又超然的情感基调,鼓励人们在无常中寻找到生命的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好与短暂。
- 蜡烛:象征生命的脆弱与转瞬即逝。
- 鸟迹:象征自由与无常,反映人们对逝去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有起皆因灭”是什么意思?
- A.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
- B. 快乐总是长久的
- C. 生命是痛苦的
-
“蜡烛过风”用来形容什么?
- A. 生命的坚韧
- B. 生命的脆弱
- C. 生命的永恒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人生的快乐
- B. 人生的无常
- C. 人生的美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王维《相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观幻》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关注无常与生命的脆弱,而后者则强调快乐与豪放的精神,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