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记梦》

时间: 2025-01-17 09:43:45

漾轻魂,离绣户。

出意小园遇。

折得馨香,一枝欲贻予。

当途未敢相怜,碧天孤月,笑指道、春怀如许。

近前语。

乍觉鸿影翩然,惊心失芳侣。

脉脉清辉,但照梦归去。

巫云若教相同,那边人独,定为我、拈花延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 记梦
作者: 陈永正 〔当代〕

漾轻魂,离绣户。出意小园遇。折得馨香,一枝欲贻予。
当途未敢相怜,碧天孤月,笑指道春怀如许。
近前语。乍觉鸿影翩然,惊心失芳侣。
脉脉清辉,但照梦归去。巫云若教相同,那边人独,定为我拈花延伫。

白话文翻译:

轻轻的灵魂荡漾,离开了绣花的门。
心中偶然走出小园,恰好遇见了。
采得芳香的一枝花,想要送给你。
途中的相遇不敢相怜,碧空的孤月,笑着指引我春天的思念。
走近前去说话,突然看到鸿雁翩翩而来,让我惊心失去伴侣。
清澈的月光,照亮了我回梦的路。
如果巫云可以相同,那边的人单独,肯定会为我拈花停留。

注释:

  1. :荡漾,形容轻柔的状态。
  2. 绣户:指绣花的门,带有装饰性质的门。
  3. 馨香:芳香,指花香。
  4. :怜惜、同情。
  5. 碧天孤月:指清澈的天空与孤独的月亮,象征孤寂。
  6. 鸿影:鸿雁的影子,常用来象征离别。
  7. 脉脉:形容清辉的柔和与细腻。
  8. 巫云:可能是指古代巫师用来占卜的云,带有神秘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生于20世纪末,现代诗人,作品多关注人生感悟和情感抒发,风格往往融合古典与现代的元素。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 记梦》创作于当代,诗人可能受到了个人经历或社会环境的影响,表达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梦”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思念。诗的开头以一种轻盈的笔触描绘了离开绣花门的轻魂,仿佛是梦境的开始,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氛围。小园的意象则传达了青春的活力和美好,折得馨香的一枝花更是暗示了对爱的渴望。诗中“当途未敢相怜”的句子,透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仿佛在告诫自己不敢轻易表达情感,怕受伤害。

接下来的“碧天孤月”更是将情感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孤月的意象象征了一个人的孤寂与思念。诗人在此时与月亮对话,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怀念。最后“巫云若教相同”一句,似乎带有一种希望,期待有缘人可以理解自己的情感,拈花延伫,这是一种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内心深处的孤独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漾轻魂,离绣户:轻盈的灵魂从华美的门离去。
  • 出意小园遇:在小园中偶然相遇。
  • 折得馨香,一枝欲贻予:采得芳香,想要送给你一枝花。
  • 当途未敢相怜:在路上不敢轻易相怜。
  • 碧天孤月,笑指道春怀如许:孤独的月亮指引春天的思念。
  • 近前语:走近想要说话。
  • 乍觉鸿影翩然:突然看到鸿雁飞来。
  • 惊心失芳侣:心中惊慌,失去了伴侣。
  • 脉脉清辉,但照梦归去:清辉照亮梦的归途。
  • 巫云若教相同,那边人独:如果那边的人能理解,定会为我停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轻魂”“碧天孤月”等意象,营造出梦幻与孤独。
  • 拟人:月亮被赋予了指引与笑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式对称,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魂:象征一种轻柔、自由的精神状态。
  • 小园:代表青春、纯真与美好的回忆。
  • 馨香:象征爱情的美好与期待。
  • 孤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鸿影:象征离别与失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轻魂”指的是什么? A. 精神状态
    B. 物质存在
    C. 具体的人
    答案:A

  2. 诗中“碧天孤月”代表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B

  3. 诗人在文中提到“巫云”,这代表了什么? A. 现实的无奈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以梦为主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
  • 《木兰花慢》:在情感上更为细腻,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和《祝英台近 记梦》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现代诗歌解析》
  3. 《陈永正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