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时间: 2025-01-01 13:01:37

结垂杨,临广陌,分袂唱阳关。

稳上征鞍。

目极万重山。

归鸿欲到伊行,丁宁须记,写一封、书报平安。

渐春残。

是他红褪香收,绡泪点斑斑。

枕上盟言。

都做梦中看。

销魂啼鴂声中,杨花飞处,斜阳下、愁倚阑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结垂杨,临广陌,分袂唱阳关。
稳上征鞍。目极万重山。
归鸿欲到伊行,丁宁须记,写一封书报平安。
渐春残。是他红褪香收,绡泪点斑斑。
枕上盟言。都做梦中看。
销魂啼鴂声中,杨花飞处,斜阳下愁倚阑干。

白话文翻译:

在垂杨树下,走在宽阔的道路上,分手时唱着《阳关三叠》。
骑上马,向前奔去,眼望千山万重。
归来的鸿雁想要飞到她那里,请你一定要记得,写一封信报个平安。
春天渐渐过去,她的红色已褪去,香气收敛,泪水点点斑斑。
枕边的誓言,都是在梦中相见。
在那销魂的啼鸟声中,杨花飞舞的地方,斜阳下我愁苦地倚在栏杆上。

注释:

  • 结垂杨:指垂柳,古时常用作离别的象征。
  • 阳关:古代著名的送别曲名,意指离别。
  • 征鞍:骑马出征,出行的马鞍。
  • 归鸿:归来的大雁,象征思念和归属。
  • 丁宁须记:恳求对方记住。
  • 绡泪:指轻薄的绡帕沾上泪水。
  • 盟言:誓言,承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茂一,字子华,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描写爱情与离别,作品情感细腻,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写于离别之际,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真挚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时的惆怅与思念,展现出作者对爱情的执着与期待。诗中通过“结垂杨”与“分袂唱阳关”引入离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把目光投向远方的山川,象征着对未来的向往与不舍。归鸿的意象不仅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思念,也暗含了对安慰的渴求。在春天渐渐消逝之际,红色的褪去与香气的收敛象征着爱情的失落与无奈,而泪水点点则更显心中苦楚。最后,诗人以“销魂啼鴂声中,杨花飞处,斜阳下愁倚阑干”结束,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爱情的无尽思念,情感深邃,令人感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结垂杨,临广陌:描写离别的场景,垂杨树下的广阔道路,暗含离愁。
    • 分袂唱阳关:唱着送别曲,增强离别的氛围。
    • 稳上征鞍:出征的坚定,象征着奋发向前的决心。
    • 目极万重山:远望千山,体现对未来的渴望。
    • 归鸿欲到伊行:归来的鸿雁象征思念。
    • 丁宁须记,写一封书报平安:恳求对方记得自己,写信表达思念。
    • 渐春残:春天渐去,隐喻爱情的无常。
    • 枕上盟言:梦中重温誓言。
    • 销魂啼鴂声中:在悲鸟的啼叫声中,表现情感的深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消逝比作爱情的凋零。
    • 拟人:将鸿雁赋予情感,使其成为思念的象征。
    • 对仗:上下句音韵和谐,增强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人间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意象分析:

  • 垂杨:离别、思念的象征。
  • 归鸿:思念与归属。
  • 阳关:离别与怀念的曲调。
  • 斜阳:忧愁与伤感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阳关”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首送别曲
    • C. 一种饮品
  2. “结垂杨”所象征的意境是?

    • A. 欢聚
    • B. 离别
    • C. 庆祝
  3. 诗中“归鸿”暗示了什么?

    • A. 喜悦
    • B. 思念
    • C. 再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词对比:

  • 苏茂一与李清照在离别主题上的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对爱情的珍视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