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宿三家市,晨征十里程。
竹舆冲雾去,草屐带霜行。
无犬花村吠,有鸡茅店鸣。
湖南真乐土,邻柝莫相惊。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三家市过夜,早晨出发走了十里路。
坐着竹制的轿子穿过雾气,穿着草拖鞋踩着霜走。
花村没有狗在吠叫,茅店里只有鸡在鸣叫。
湖南真是块乐土,邻近的守夜人也不会让我感到惊扰。
注释:
- 三家市:一个地名,可能指一个集市或村落。
- 晨征:早晨出发。
- 竹舆:用竹子做的轿子。
- 冲雾去:穿过雾气而行。
- 草屐:用草制成的鞋。
- 无犬花村吠:花村里没有狗在吠叫。
- 茅店:用茅草搭成的店铺。
- 邻柝:附近的守夜人。
- 乐土:指美好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情景,反映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旅行途中,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描绘的湖南自然环境优美,恬静安宁,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歌鉴赏:
《宿千坵市晓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首联“夜宿三家市,晨征十里程”,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展示了诗人清晨出发的情景,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接着“竹舆冲雾去,草屐带霜行”,竹轿在晨雾中穿行,草屐踩着清晨的霜露,带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宁静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那微寒的空气和湿润的土地。
后两联则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无犬花村吠,有鸡茅店鸣”,没有狗吠声的打扰,只有茅店里的鸡鸣声,构建了一幅安静祥和的乡村图景,诗人通过此描写表达了对喧嚣生活的逃避与对宁静乡村的向往。最后一句“湖南真乐土,邻柝莫相惊”,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湖南这片土地的美好与和谐,诗人对这里的深情赞美。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宿三家市:夜晚在三家市停留,表示旅行的开始。
- 晨征十里程:早晨出发,走了十里路,表现出旅行的艰辛与坚持。
- 竹舆冲雾去:坐着竹制的轿子穿过晨雾,描绘出清晨的情景。
- 草屐带霜行:脚穿草制鞋子,踩着霜走,强调了清晨的寒意。
- 无犬花村吠:花村里没有狗在叫,展示了环境的宁静。
- 有鸡茅店鸣:只有茅店中的鸡在叫,增添了生活气息。
- 湖南真乐土:湖南是个美好的地方,表达了爱乡之情。
- 邻柝莫相惊:邻近的守夜人也不会打扰,强化了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晨征十里程”与“竹舆冲雾去”,体现了工整的对仗形式。
- 意象:使用“竹舆”、“草屐”、“鸡鸣”等意象,营造出自然与乡村的氛围。
- 拟人:将环境拟人化,如“无犬花村吠”,让人感受到宁静的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旅行过程中的美丽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理想世界。
意象分析:
- 竹舆:象征着轻松、自然的旅行方式。
- 草屐:代表了乡村的质朴生活。
- 晨雾与霜:体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花村与茅店:反映出乡村生活的简单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晨征”指的是什么? A. 傍晚出发
B. 早晨出发
C. 中午出发 -
诗人对湖南的态度是: A. 负面
B. 中立
C. 积极 -
“无犬花村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嘈杂
B. 宁静
C. 忧伤
答案: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晓》 孟浩然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曾伯的《宿千坵市晓行》都是描绘自然与生活的诗作,但李白的诗更具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曾伯的诗则更多地展现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不同的诗风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