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吹曲辞。入塞》

时间: 2025-01-19 21:56:51

将军陷虏围,边务息戎机。

霜雪交河尽,旌旗入塞飞。

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

课绩朝明主,临轩拜武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军陷虏围,边务息戎机。
霜雪交河尽,旌旗入塞飞。
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
课绩朝明主,临轩拜武威。

白话文翻译:

将军被敌人围困,边境的事务暂时停止了战争的机器。霜雪融化,河水流尽,旌旗在边塞上飞舞。清晨的光辉伴随着马儿奔腾而过,春天的色彩陪伴着人们归来。向明主汇报功绩,在皇上的殿前恭敬地拜见武威。

注释:

字词注释:

  • 将军:指军事将领。
  • 陷虏:被敌人围困。
  • 边务:边境的事务。
  • 戎机:战争的准备和运作。
  • 霜雪交河:霜和雪融化,河水流动。
  • 旌旗:军队的旗帜。
  • 晓光:清晨的光辉。
  • 春色:春天的景色。
  • 课绩:向上级汇报成绩。
  • 朝明主:朝见明君。
  • 临轩:在殿前。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唐代的边塞战争和将军的功绩,表现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希夷,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边塞诗闻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边疆多事之秋,战争频繁,诗人通过描绘将军的英勇和归来的壮观场面,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边防将士的赞美。

诗歌鉴赏:

《横吹曲辞·入塞》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背景和强烈情感的边塞诗。诗中将军被围困的情形与春色归来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战争与和平的交替。开篇的“将军陷虏围”点明了战争的残酷,而“边务息戎机”则表现了战争暂停后的宁静,显示出对和平的渴望。接下来的“霜雪交河尽,旌旗入塞飞”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军事活动的交织,营造出一种矛盾的美感。

诗的后半部分,随着“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呈现出一种希望与重生的意象,清晨的光辉与春天的色彩象征着新生与未来,给人以鼓舞。结尾“课绩朝明主,临轩拜武威”则是对将军功绩的肯定,表现出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抒发了诗人对将士的赞美和对和平的追求。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出唐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既有对战争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盼,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将军陷虏围:开篇即点明了将军的困境,设置了紧张的氛围。
  • 边务息戎机:转而描绘了战争暂时停止的宁静,形成对比。
  • 霜雪交河尽:用自然景象反映时间的推移,暗示着冬去春来。
  • 旌旗入塞飞:象征着军队的士气和荣耀,带有动感。
  • 晓光随马度:描绘了清晨出征的情景,带有希望的意象。
  • 春色伴人归: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机和希望,人与自然的和谐。
  • 课绩朝明主:表达了对明主的忠诚和对功绩的报答。
  • 临轩拜武威:恭敬的态度显示了对权威的尊重,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霜雪交河尽,旌旗入塞飞”,展现出工整的对仗工艺。
  • 意象:如“晓光”、“春色”,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情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情感联系,增强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将军英勇事迹的赞美。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和平带来的希望,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将军:象征着勇气与责任。
  • 霜雪:代表严冬,象征着战争的残酷。
  • 旌旗:象征着军队的荣耀和士气。
  • 晓光: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春色:代表着生机与和平的到来。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同时也赋予了诗歌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杜甫
    C. 刘希夷
    D. 王之涣

  2. “将军陷虏围”中的“陷”是什么意思?
    A. 逃离
    B. 被围困
    C. 攻击
    D. 设防

  3. 诗中提到的“春色”象征着什么?
    A. 战争
    B. 和平与希望
    C. 冬天
    D. 绝望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出壮丽的边塞风光与人生哲理。
  • 高适的《燕歌行》:描绘边塞生活和战争的艰辛。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希夷的《入塞》和高适的《燕歌行》,两者都关注边塞生活,但刘希夷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对和平的渴望,而高适则更倾向于描绘战争的壮阔与士兵的英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边塞诗的艺术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