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复之屯田赴成都》

时间: 2025-01-01 18:51:32

槃礴西南江与岷,石犀金马世称神。

桑麻接畛馀无地,锦绣连城别有春。

结绶相随通籍久,推车此去辟书新。

知君不为山川险,便忘吾家叱驭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复之屯田赴成都
王安石

槁骈西南江与岷,
石犀金马世称神。
桑麻接畛馀无地,
锦绣连城别有春。
结绶相随通籍久,
推车此去辟书新。
知君不为山川险,
便忘吾家叱驭人。


白话文翻译:

送复之去屯田赴成都
在西南的江与岷江交汇处,
传说中的神物石犀和金马。
桑树和麻田交错,几乎看不到空地,
锦绣的城市在这里似乎春意盎然。
结绶相随,通籍已久,
这次推车前往,开辟新书。
我知道你并不畏惧山川的艰险,
更忘却我家中叱咤的马车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槁骈:意为交错、连接。
  • 石犀、金马:传说中的神奇动物,象征着富贵与荣耀。
  • 桑麻:指桑树和麻田,代表农村的丰收与富饶。
  • 结绶:指佩戴的绶带,象征官职和荣耀。
  • 通籍:指通行的文件或证件。
  • 辟:开辟。
  • 叱驭人:指驾驭马车的人。

典故解析:

  • “石犀金马”可能源于古代对神兽的崇拜,象征着权力和财富。
  • “桑麻”则反映了农耕社会的丰饶与安宁,显示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冲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变法”著称,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改革者之一,提倡新法,推动社会进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在任职期间,复之即将前往成都从事屯田。诗中表达了对他前途的祝福与期许,同时也反映了王安石对农村振兴与和谐社会的关注。


诗歌鉴赏:

《送复之屯田赴成都》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与人文关怀的送别诗。诗的开头,王安石以“槁骈西南江与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示了西南地区的雄伟与广阔。接着以“石犀金马”引入了神话传说中的生物,象征着富饶与好运,暗含对复之前途的美好祝愿。

诗中“桑麻接畛馀无地,锦绣连城别有春”则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图,展现乡村生活的繁荣与富饶。王安石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对农村开垦的热爱与对农业发展的期待,体现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诗的最后两句“知君不为山川险,便忘吾家叱驭人”则展现了对复之勇敢前行的赞赏,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祝福,体现了友情的珍贵。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同时,也反映出王安石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槁骈西南江与岷:描绘西南风光,江河交汇之地。
  2. 石犀金马世称神:提及神奇动物,象征吉祥与富贵。
  3. 桑麻接畛馀无地:描绘丰收的田园景象,生机勃勃。
  4. 锦绣连城别有春:城市与乡村的美丽景象,充满生机。
  5. 结绶相随通籍久:表达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昔日的交情。
  6. 推车此去辟书新:表达复之前往的决心与希望。
  7. 知君不为山川险:赞美复之的勇气,克服困难的信心。
  8. 便忘吾家叱驭人:抒发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石犀金马”暗喻富贵与荣耀。
  • 对仗:“桑麻接畛”和“锦绣连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王安石对国家、社会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与岷: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力量。
  • 石犀金马:代表财富与神奇,暗含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桑麻:象征农村的丰饶与安宁。
  • 锦绣连城:象征繁华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石犀金马”象征什么?

    • A. 神秘与危险
    • B. 财富与荣耀
    • C. 乡土与自然
  2. 诗中“桑麻接畛”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荒凉的土地
    • B. 丰收的田园
    • C. 城市的繁华
  3.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祝福
    • B. 对自然的恐惧
    •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王安石的诗更注重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而李白的诗则多表现个人的豪情与抱负。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