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劭农三首》

时间: 2024-12-29 19:28:00

朝廷差下劝农官,同向郊原点检看。

场圃事兴把扒穴,田畴功毕桔槔残。

上租郎主丘丘定,输米官司粒料乾。

虽是太平今有象,愿陈七月述艰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劭农三首
作者: 吴潜 〔宋代〕

朝廷差下劝农官,同向郊原点检看。
场圃事兴把扒穴,田畴功毕桔槔残。
上租郎主丘丘定,输米官司粒料乾。
虽是太平今有象,愿陈七月述艰难。

白话文翻译:

朝廷派出劝农的官员,大家一起去郊外巡查。
农场的事务兴旺,大家忙着挖掘种子,
田地的工作完成,只有桔槔(用于抽水的工具)还残留在田畴。
上面的租赋以及地主的利益已经明确,
向官府上交的米粒也已经干枯。
虽然今天是太平盛世,但我希望能在七月时述说这一年的艰难。

注释:

  • 劭农:劝导农民的官员。
  • 郊原:郊外的田野。
  • 场圃:农场和圃园。
  • 扒穴:挖掘土壤,准备种植。
  • 田畴:农田的意思。
  • 桔槔:一种抽水用具,常用于灌溉农田。
  • 上租:指上交的粮食税。
  • 郎主:地主或富农。
  • 粒料乾:指向官府上交的粮食干枯,暗示歉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以擅长写农事诗和抒发对农民生活的关怀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田园风光和农民的辛劳,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诗中反映了农民的艰辛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尽管表面上是太平盛世,但实际上农民仍面临诸多困难,诗人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歌鉴赏:

《劭农三首》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农民的辛苦与社会的复杂。诗的开头提到朝廷派官员劝农,似乎是在强调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但是随着诗意的深入,逐渐显露出农民的艰辛。诗中提到的“桔槔残”不仅仅是农具的闲置,更是对农田耕作后果的隐喻,暗示着丰收的希望与现实的失落。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租赋和土地关系的描述,表现出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尽管是“太平”,但“粒料乾”的形象却深刻揭示了农民在交租后生活的窘迫。吴潜在诗中采用了对比手法,既描绘了农田的繁忙,又反映了农民的艰辛,使得整首诗在表面繁荣的背后透出一丝沉重的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廷差下劝农官:朝廷派官员来劝导农民,显示了对农业的重视。
  2. 同向郊原点检看:大家一起去郊外检查农田,显示了对农事的关注。
  3. 场圃事兴把扒穴:农场繁忙,忙于挖掘土壤,反映了农民的勤劳。
  4. 田畴功毕桔槔残:田地的工作完成,桔槔仍然闲置,隐含出丰收与失落。
  5. 上租郎主丘丘定:地主和租赋关系明确,暗示社会阶层的固化。
  6. 输米官司粒料乾:上交的粮食干枯,说明农民生活的困境。
  7. 虽是太平今有象:虽然是太平盛世,生活却依然艰难。
  8. 愿陈七月述艰难:希望在七月时能诉说这一年的艰辛,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太平”与“艰难”,表现出表面繁荣下的真实困境。
  • 象征:桔槔的闲置象征着农田的失落与希望的破灭。
  • 拟人:将“粒料”拟人化,表现出农民生活的窘迫。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农民的辛劳与对社会不公的反思,揭示了农民在太平盛世下的困境与无奈,表现出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劭农:象征对农业的重视。
  • 桔槔:象征农田的闲置与失落。
  • 粒料:象征农民生活的艰难。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况,还蕴含着对社会的深刻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劭农三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吴潜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桔槔”是什么用途的工具?

    • A. 播种
    • B. 收割
    • C. 抽水
    • D. 施肥
  3. 诗的主题主要强调了什么?

    • A. 太平盛世
    • B. 农民的艰辛
    • C. 自然风光
    • D. 政府的政策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李绅)
  • 《田园杂兴》(范成大)

诗词对比:

  • 《悯农》:同样关注农民的生活,强调农民的辛勤与社会的不公,展现出对农民的同情。
  • 《田园杂兴》:描绘农田的美好与农民的劳作,强调自然和谐的田园生活。

这些作品与吴潜的《劭农三首》有着相似的主题,皆反映了农民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十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农民生活研究》